6月20日,江蘇省舉辦「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製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李鋒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提升江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推進製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績,為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現代化篇章奠定了重要基礎。
李鋒介紹,江蘇堅持把實體經濟和製造業作為看家本領,推動製造業規模實力保持領先優勢。十年來,江蘇始終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根本,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注重加減乘除並舉,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進製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邁向中高端水平。製造業領先優勢進一步彰顯,江蘇用全國1%的面積、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約12%的工業增加值,工業對GDP貢獻超過40%,位居全國第一。工業增加值10年跨過3萬億、4萬億兩個台階,2021年達到4.46萬億元,比2012年增加2.0萬億元,年均增長6.8%,增幅高於全國(6.3%)0.5個百分點。2021年,製造業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35.8%,佔比全國最高。
江蘇堅持把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作為總抓手,推動集群競爭力和產業強鏈走在前列。江蘇在全國率先出台《關於加快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的指導意見》,舉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壓不跨」的產業航空母艦,深化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塑造江蘇集群和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軟件和信息服務、納米新材料、新型碳材料等6個集群入圍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數量占長三角一市三省的1/2,列全國第一;獲評省級以上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93家,其中國家級30家,總數全國第一;重點打造的30條優勢產業鏈中,特高壓設備及智能電網、晶矽光伏、風電裝備等7條產業鏈基本達到中高端水平、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累計培育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8家、285家、1998家,數量居全國前列。
江蘇堅持把「智改數轉」作為製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的加速器,推動製造業數碼化轉型邁上新台階。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躍升,2021年發展水平指數達到64.8,連續七年保持全國第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提速,發展水平穩居全國第一方陣,2021年實現增加值佔GDP比重約為10.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6%;2021年,江蘇累計上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44個,標識註冊量約440億、解析量約250億,接入企業數3.4萬家,各項指標均穩居全國首位。
十年來,江蘇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量子保密移動通信、億門級FPGA、高壓大功率IGBT晶片、2-5MW永磁電力吊艙推進器等重大技術裝備實現突破,高速動車組摩擦材料、車用智能型氮氧傳感器、超高壓管線用焊接材料等關鍵基礎領域打破國外壟斷。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累計超過3.7萬家、是2012年的7倍多;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佔全部投資比重達19.0%、比2012年提高6.2個百分點;經濟發展含綠量顯著增強,2012-2021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38%,「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約束性目標任務。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99家、綠色園區17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3家,認定省級綠色工廠283家。推廣新能源汽車由2014的0.9萬輛增加到2021年的23.9萬輛。水污染防治設備、高效節能裝備、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等優勢和重點產業鏈得到全面發展。
李鋒表示,站在新的起點上,江蘇將加快製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步伐,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產業鏈,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創新體系,開創全面數碼化轉型的智能製造新圖景,建設低碳清潔可持續的綠色安全製造體系,培育享譽全球的「江蘇製造」名企名牌,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杜林 宋璟)
頂圖:6月20日,江蘇省舉辦「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製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十年來,江蘇製造業領先優勢進一步彰顯,江蘇用全國1%的面積、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約12%的工業增加值,工業對GDP貢獻超過40%,位居全國第一。(宋璟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