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上月,吉爾吉斯斯坦總統接受採訪時稱,早於1997年已簽署項目備忘錄的中吉烏鐵路,延宕25年終有進展,預計最快明年開始興建。作為連通中國、中亞、中東及南歐的重要貿易路線,全長約523公里的中吉烏鐵路預計將使從中國運輸貨物到歐洲和中東的路程縮短900公里,節省運輸時間7至8日。筆者認為,這條鐵路對中國、俄羅斯、中亞地區乃至全球供應鏈來講,都有著不一般的意義。
中俄中亞 三贏局面
首先,對中國來講,鐵路一來可以為中國開闢新的能源進口路線,調整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二來,中亞地區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樞紐地帶,鐵路可以增加中歐班列的整體輻射面,探索及開發沿線的新興市場;三來,與中亞地區的良好經貿合作關係,可以保障中國邊疆的穩定。
其次,對俄羅斯來講,雖然俄方過去一直因將中亞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不願意看到其他大國對該地區展開深度的經貿合作,但隨着俄烏開戰以來,俄羅斯不斷受到歐美國家的經濟及貿易制裁,致使其整體國家政治思維倒向亞洲,重新審視俄羅斯、中國以及中亞地區的戰略關係部署。而在經貿上,俄羅斯亦更需要向其東部地區的鄰國靠攏。
對於中亞地區來講,這條鐵路更是「百利而無一害」。一方面,中吉烏鐵路將會為整個中亞帶來新的商機及投資;另一方面,本身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俄羅斯的中亞各國,在本次俄烏衝突中受到嚴重的經貿衝擊,有了這條聯通中國與中東、歐洲的鐵路,區內各國的經濟韌性將會大幅提高。
中歐班列供不應求
若從全球供應鏈的角度看,中吉烏鐵路亦有戰略意義。這幾年來,由於疫情及俄烏衝突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全球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塞港問題,航運運費亦居高不下。反觀中歐班列方面,隨着規模效應的浮現,沿線各國及各站點的服務配套慢慢步入正軌,費用已與航運成本持平甚至略低,再加上陸運比海運有時效上的優勢,促使中歐班列愈來愈搶手。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6月16日公布的數據,今年首5月中歐班列開行6157列,同比增長3%,5月份開行1357列,已逐步擺脫中國內地封城防疫政策的影響,恢復至2021年同期水平。可見從長遠來看,中歐班列是供不應求的。目前西方對俄羅斯的種種制裁,相信只是暫時措施,未來當制裁撤銷之後,中歐班列的北線及南線關鍵的中吉烏鐵路,將會形成逐漸完整的物流鏈,為陸路運輸提供龐大、高效且高性價比的鐵路網絡。
筆者曾於2016年率領一個香港考察團,前往中亞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及吉爾吉斯斯坦三國,探索中亞地區的經營環境,了解到當地政府非常羨慕中國自推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急速騰飛的成果,亦十分肯定港商在改革開放中所扮演的重要橋樑角色,因此對香港的企業十分歡迎,希望借助香港的經驗及獨特優勢助他們發展。未來港商亦不妨考慮在中亞地區更為積極地部署,開拓全新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