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丨既是「行動派」又是「年輕派」 動感之城創新贏未來

有片丨既是「行動派」又是「年輕派」 動感之城創新贏未來

責任編輯:楊眉 2022-06-29 16:53:1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a1.jpg

 2020年12月10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香港智慧城巿藍圖2.0》,提出了超過130項的智慧城市新舉措,這距離首次發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只有3年時間。

 在這座充滿開拓精神、敢於爭先的城市,社會各界已充分認識到新科技與新經濟已經成為驅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浪潮,創新是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如今,香港正在以「創科」為媒構築起城市發展新格局。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其中明確提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特區政府亦提出努力發展創新科技中心新型區域。這些極具動感的概述,都昭示著香港經濟新動能的塑造以及全球競爭力的持續提升。

 面向未來:千億資金支持創科

 2020年12月10日,香港特區政府所公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涵蓋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智慧經濟六大板塊,創新和科技是這一藍圖的底色。

 香港一直以來具備雄厚的創新及科研實力,擁有多所世界一流的大學。早在2015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就成立創新及科技局,旨在使香港成為一個知識型經濟體系,以及在科技及其應用上成為區域創新樞紐。

 此後,香港特區政府從資金投入、人才引進、平台建設等方面密集發力,着力推動創科樞紐建設。在資金方面,過去4年間特區政府已投入超過1300億港元資金,用於支持創科發展;在人才方面,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為香港引入海外和內地科研人才搭建起綠色通道,極大助力科技人才的落地。香港也着力打造「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匯聚全球各地頂尖科研人員,進行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科研合作。

 在推動創科產業發展、凝聚高科技人才等方面,香港特區政府一直不遺餘力。在政府大力推動下,當地已經湧現出「香港X 科技創業平台」、「香港創業者基金」等一大批民間創新創業平台。

 香港青年麥騫譽便是創新創業的受益者。2005年,他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後,目睹特區政府發展創新科技的決心,與團隊成立了路邦科技機械人公司,並將分公司和工廠分別設在深圳和江門。他表示:「希望通過多地合作,一方面證明香港本土技術可以達到國家級水平,另一方面證明香港與內地科研合作的前景是無限大的。」

 當前,香港特區政府正全力推動設立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吸引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來港。

 一些數據指標能清晰反映香港的創科動能非常強勁,公開數據顯示,創科界就業人數由2014年約35500人,增至2020年逾45300人;同期風險投資基金投資額由12.4億元港幣大幅增加至超417億元港幣。

 此外,根據創科香港基金會策劃的「香港獨角獸Unicorns HK 2021」榜單,香港共18家相關企業入選,創下了香港科技行業的最高記錄。2020年,香港在「世界數碼競爭力」和「全球創新指數」的排名分別由第8位上升至第5位、第13位上升至第11位。

a4.png

 (註:香港創新科技獎學金6月6日舉行頒獎禮。 香港商報供圖)

 比較優勢:用好強處注入發展新動力

 事實上,在發展創新科技方面,香港有其比較優勢。

 香港享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是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擁有成熟和穩健的法律制度,嚴謹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2022-2023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顯示,政府對每所大學的「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資助額提至1600萬港元。簡單而透明的稅制以及低廉的稅負,都讓這個亞洲商業中樞擁有強大的區域競爭力。

 香港創科初創企業以其迅猛的發展態勢,為這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註腳。目前,香港已成為全球增長最迅速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之一。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公布的「2021年初創企業統計調查」顯示,香港的初創企業數量較2017年增加68.5%至3755家。

 為了讓公眾保持社交接觸距離和居家工作,初創企業研發的機械人在香港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物流、醫療等行業,讓這些行業跳出了傳統的運作框架。

 在低碳領域,眾多初創企業開闢和推廣各項嶄新的環保(綠色)科技,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建設大規模的廢物轉化能源設施,探索其他再生能源應用方案,以期實現香港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在技術前沿領域,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於2019年引入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車開發平台」,開放給業界使用。2021年,香港國際機場管理局引入了無人駕駛巡邏車,這也是全球首款在機場禁區內正式運營的無人駕駛汽車。粵港澳相關部門還與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在港珠澳大橋開展無人駕駛路測。

 在科技助力下,香港數據中心產業亦在全球排名得到顯著提升。一直被視為數據業務中樞的香港,一面將大數據及分析業務廣泛應用於金融、物流、貿易和零售業,一面持續加碼軟件及雲端技術,不斷豐富「數據+產業」的發展內涵。

 根據房地產服務及諮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發布的《2022年數據中心全球市場概覽》報告,香港在數據中心上的排名已經躍升至全球排名第六,亞太地區排名第二。

a2.jpg

 (註:沙頭角碼頭開放儀式,標誌香港北部都會區之深港口岸帶經濟正式啟動。 香港商報供圖)

 區域協同:抓住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

 如今的香港,正在掀起一場關於創新科技的變革浪潮。這其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已成為香港各界的共識。

 2021年10月,《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發布,建設包括元朗區和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在內、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會區」,促進香港深圳兩地優勢互補,努力構建「南金融  北創科」格局。「北部都會區」僅新田科技城與創科相關的佔地面積就達240公頃,整個項目希望開創15萬個創科產業的相關職位。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向《香港商報》表示:「此舉釋放了香港進一步跟內地融入的信號」。

 深圳亦積極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加快打造前海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全面推進創新科技要素資源的集聚。《深圳特區報》報道稱,截至今年5月份,前海在深港合作重大平台建設上提供的產業空間達到82萬平方米。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則由香港、深圳兩地政府共同推進成立,現在是香港最大的科創平台,園區企業不僅可以擴展香港的創科生態圈,還可乘臨近內地之便,藉助深圳的供應鏈以及產業鏈條快速發展。

 在政策協同上,國家科技部此前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加強創新科技合作的安排》,涵蓋科研、科技合作平台與基地建設、人才培養和成果轉移轉化、培育創科企業等六個合作領域,這使得香港的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正式更名為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更大的自主性。

 在要素流動上,如今在深圳工作的香港人若每天回到香港且當天逗留時間不超過24小時,就可免繳個人所得稅。此外,2021年1月,香港特區政府還推出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香港青年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就業。

 日前,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飛魚企業20評選活動完成,並發布了首屆飛魚20榜單,組委會在其中發現了一批大灣區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發現,以深港兩地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業普遍成立於近十年以內,賽道多樣、技術應用豐富,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及樂觀的前景預期。並且,粵港澳地區科技企業的交流合作密切,融智共贏是年輕一代的顯著特點。

 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看來,香港和內地在科技創新領域各有優勢,協同互補的空間較大。「香港與內地科創合作,可以從頂層設計、資源統籌、數據跨境、規則對接等面進行突破,從而實現科研合作等提質加速。」

 未來的香港,將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打造「香港硅谷」,為國家創科發展貢獻香港力量。(供稿人:香港特區政府駐山東聯絡處  香港商報

 頂圖:香港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在創科領域保持強大競爭力。 香港商報供圖

責任編輯:楊眉 有片丨既是「行動派」又是「年輕派」 動感之城創新贏未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