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紫荊花開正爛漫 港校學子欲展翼 羅湖港人子弟學校:融合深港教育優勢 心繫祖國貢獻灣區

紫荊花開正爛漫 港校學子欲展翼 羅湖港人子弟學校:融合深港教育優勢 心繫祖國貢獻灣區

責任編輯:靜文 2022-07-01 12:06:1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舞獅是中國傳統民間表演,已逐漸發展為「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手牽手 向前走 同築夢 頌中華」,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有着灣區底色,港澳特色的全國首家港人子弟學校——深圳市羅湖港人子弟學校的孩子們在「深港澳青少年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暨攜手同學行動成果展示活動」中,通過舞蹈表演《舞獅中華》,精彩演繹了傳統的舞獅文化,喜慶洋洋,熱鬧非凡,別具特色,充分展示出新時代港校學子們蓬勃向上的精氣神兒。

54.jpg

 有歷史感和使命感,青少年才有生命力。春華秋實,源本教育,篆刻在牆面上「今天要超越昨天」的校訓時刻激勵着港校學子砥礪前行,奮勇爭先。深圳市羅湖區港人子弟學校創辦於2001年,是春源教育集團為響應深圳市政府號召,解決居深置業、創業、就業的港籍人士子女讀書問題而創辦,也是深圳市第一所獲得香港官方派位的港人子弟學校。發展至今,為了最大化地滿足社會需求,學校不僅招收港籍學生,還招收一定比例的深戶和非深戶籍學生,反哺母校,貢獻灣區,用教育回饋社會。「羅湖港人子弟學校成立至今已是第21個年頭了,近年積極參加『手牽手、向前走』深港青少年攜手成長計劃系列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深港兩地青少年、深港籍家庭互相了解共融,一定程度上也成為深港兩地教育融合發展的縮影。自辦學伊始,我們堅持高標準、高要求辦學,以優質教育服務於灣區家庭,與香港教育實現了無縫銜接,開啟了一條『融合深港教育優勢,辦特色精品學校』的教育之路。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我們深耕深港兩地教育發展多年,擁有着更加深刻的感受!衷心希望深港兩地繼續攜手講好『雙城故事』,希望兩地的青少年在更加廣泛的交流中增進情誼,喜慶香港回歸25周年,祝福祖國繁榮富強!」羅湖區港人子弟學校董事長鄭景輝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55.jpg

 校訓:今天要超越昨天

 辦學宗旨: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全面育人 追求品質

 辦學理念:為每一個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

 辦學特色:融創教育

 辦學目標:集深港教育優勢 辦特色精品學校

 培養目標:培養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追夢人

58.jpg

 春華秋實源本教育 不斷創新銳意進取

 紮根歷史,才能面向未來。自上世紀80年代起,深港兩地的商務來往、民間交流日趨頻繁。當時很多港人跨過羅湖橋來到深圳,羅湖也成為港人認識深圳、認識內地的第一站。到2001年,在深圳工作的香港居民已達到13萬人,其中更有不少人在深圳結婚、生子。為解決港人子女就地讀書的問題,羅湖區港人子弟學校便在彼時應運而生。從草創階段的16名學生,到現在已有1000多人的規模,很多優秀的孩子從這裏啟蒙,走向世界。90後澳門青年鄭珮珮從澳門大學畢業後再到法國魯昂高等商學院深造攻讀碩士研究生,做為留學回來二代教育人,鄭珮珮接過了父輩奮鬥的接力棒,擔任港校校監扛起教育大旗。從全球知名時尚公司的品牌經理到掌舵這所頗有成果的國有民辦學校,也努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發展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56.png

 據記者了解,羅湖港人子弟學校在「春華秋實,源本教育」理念引領下,不斷創新,銳意進取,積極構建融創教育課程體系,開設了藝術選修課程、體育選修課程、機器人課程、國際理解等特色課程,注重學生英語水平提升及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了兩文三語的教學特色,為孩子們的終生發展奠基。創新型的教育模式頗見成效,學生們經常活躍在國內外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等領域的競賽舞台上,斬獲了國際青少年兒童藝術節金獎、粵港澳大灣區童話節合唱比賽金獎等不少獎項。2020年,學子們在羅湖區創客節狂攬67個獎項,包括7個一等獎、13個二等獎和47個三等獎;在區運動會上獲得女子跳高冠軍等;在「2021羅湖區中小學第四屆大創客節」比賽中,學校參賽團隊再創佳績,共獲77個獎項,其中9個一等獎,25個二等獎和43個三等獎,打破了2020年的獲獎紀錄。

57.jpg

 融合創新深港教育資源 共促深港教育發展

 灣區潮湧,深港相融。作為集團化辦學,羅湖港人子弟學校從一校發展到多校,從一市發展到多市,尤其是近年來,以融合和創新為兩翼,鑄就着學校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的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班級管理過程和管理手段的創新以及師生評價方式和激勵方法的創新。其次,羅湖港人子弟學校深度融合深港兩地教育資源,組建專家顧問團隊,引進了港澳知名教師駐校進行專業培訓,重視深港、深澳等地校際學術交流和研討活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鼓勵粵港澳三地中小學校結為「姊妹學校」,羅湖港人子弟學校與香港風采中學、培僑小學、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澳門濠江中學、澳門英才學校、澳門新華學校等多所港澳學校締結為了「姊妹學校」。「在合作中促進深港教育融合發展,這即是實現交流互通的一條紐帶,更是一個共同進步的教育平台」鄭景輝表示:學校已為深港兩地多所品牌中學輸送了大批優秀小學畢業生,被評為「國家級健康促進學校」、「國家級雙語實驗學校」、深圳市少年工程師教育基地等。

63.jpg

 打造優質教育品牌 為港籍家庭提供優質教育服務

 6月16日,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教育高地,進一步促進高質量辦好學,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調研組一行到港人子弟學校調研。鄭珮珮校監從「英語見長」、「兩文三語」、「升學雙軌」等三個方面闡述了學校十足的「港味」,同時介紹了學校發展歷程。研究所副所長文雅靖表示,港校的發展為港籍家庭很好地提供了優質教育服務;研究院院長助理、智庫研究與信息部部長鄭宇劼鼓勵學校繼續發揮深港教育優勢,努力打造優質教育品牌,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貢獻力量。

59.jpg

 在採訪中,鄭景輝告訴本報記者,羅湖港人子弟學校採用「升學雙軌」,實現了與香港教育的無縫銜接,為畢業生提供深港兩地各類優質中學的多元化選擇。自學校成立以來,近兩千名優秀畢業生流向了香港鄧顯紀念中學、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學校等深港兩地各級各類優質中學。近年來的畢業生在「小升初」中更是表現不俗,香港升學方向獲派BAND1(即香港名牌中學)學校的學生這兩年都創了新高。而內地升學方向,除在羅湖區按地段積分獲派學位之外,有不少學生還分別考入百合外國語學校、深圳國際預科學院、深圳南山國際學校等重點初中。「學校創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和多樣化的校園活動,大大提升了畢業生群體質量,榮譽室里擺放着的來自各大中學的感謝信、紀念旗、獎盃;有很多優秀畢業生進入社會後,有的成為醫生、律師、教師、金融師等專業人才,也有的自主創業,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為社會做貢獻。近年,在愛國主義教育影響下,回到祖國發展的畢業生比例不斷攀升,更多優秀學子在灣區發展的巨大機遇和人才優惠政策的吸引下返回大灣區發展,讓人無比欣慰與自豪。」鄭景輝說。

61.jpg

 二十載累累碩果  化作一片家國心

 「踏進教育行業之後,我的工作背景音切換成了孩子們的讀書聲以及課間的歡笑聲,一開始還會有點不習慣,尤其是想要看個文件都無法專注。與從事商業總是考慮利潤不同,從事教育之後,更多的是以孩子們的發展作為出發點去考慮問題,但這也使我獲得了在其他行業無法體會的幸福感與成就感!」鄭珮珮校監在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她表示:「已經依戀上了這樣的工作狀態,反而在孩子們放寒暑假的時候,聽慣了孩子們的歡笑聲的我,面對空蕩蕩的校園,內心也會感受到特別寂寞。」、「2021年羅湖區港人子弟學校迎來建校20周年時,很多從這裏畢業的孩子回到母校,見證了這一盛大慶典。翻閱歷屆1800多個學生的名冊,數百個孩子從這裏啟蒙,走向了世界名校,畢業後又回到大灣區,從事金融、科技、醫療等專業領域的工作。在學校成立20周年的契機下,我們還成立了校友會,拿到了很多歷屆畢業生給我們的喜報,將近1/4的孩子們都獲得了全球排名比較高的學校的學歷。」鄭珮珮欣喜地對記者說。

62.jpg

 對國家有著深厚情感的鄭珮珮,骨子裡滲透著濃郁的愛國情懷。她尤其注重愛國主義的教育工作,每年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也成為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每周都會舉行升旗儀式,而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全體學生會一起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學校除了有50%左右的港澳台籍孩子,也有一部分是外籍的孩子,但是無論孩子們來自哪裏,都會在小學一年級六一節的時候全部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刻就有一種榮譽感與歸屬感,用少先隊的品德教育來輸出我們的價值觀。近年很多機構與團體來到學校考察後最大的感覺是學校的孩子都格外禮貌、懂事和活潑、開朗,這種評語最讓我感到快樂!希望培養出更多自信陽光而且與國際接軌的孩子,這是我們最大的初衷。」鄭珮珮向本報記者講述着對羅湖港人子弟學校的深厚情懷,眼神里流露的是比欣慰更多的感激。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鄭珮珮向記者展示了一位學生為慶祝香港回歸的畫作,畫上一位象徵着祖國的母親,擁抱着一個身穿紫荊花圖案衣服的孩子,「我覺得這幅畫的寓意非常好,香港是這個孩子,祖國是母親,我們永遠都要愛護她和擁護她。」(記者 易小婧 通訊員 蔡劍群)

責任編輯:靜文 紫荊花開正爛漫 港校學子欲展翼 羅湖港人子弟學校:融合深港教育優勢 心繫祖國貢獻灣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