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香港脈搏】深化兩地中學交流 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香港脈搏】深化兩地中學交流 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2-10-19 08:13:46 來源:香港商報網

 政賢力量青年時事評論員 甘依庭

 國民身份認同一直是社會各界十分重視的議題,早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基本法研討會上,李飛先生曾藉「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根和源都源於中國內地,關係密不可分。但2019年的修例風波,令社會各界驚覺對年輕一輩的國民教育培育不足。根據香港研究協會2021年有關港人國民身份認同調查顯示,近一半年齡介乎18至29歲的青少年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國民意識低落,忘記了兩地血濃於水的關係,響起了年輕人與祖國疏離的警號。就此,教育局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教育科,並落實中學生必須到內地交流的方案,提供21個2至5天的行程供學校選擇,冀可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對國家的認識,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內地交流成效 細節才是關鍵

 我曾在中學期間參與前往上海的交流團,在五日行程中不但參觀了兩間學校,更有兩天與當地學生一同上課,體驗當地的教學模式及學習氛圍。同行的學生與團員年齡相近,相處自在融洽,交流期間亦由他們的分享中得知上海的學校特色、教學制度、風土人情等。同時更有機會參觀上海博物館、上海胡同和田子坊等特色地方,深入體會到上海當地文化,親身領略中國文化的底蘊。而整個交流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兩地學生的差異,其一是內地學生奮發向上且謙虛謹慎的學習態度,其學習範圍雖較香港的更廣更深,但他們仍能從容不迫地完成課業,更表示進步空間尚有很多。另一方面是內地學生對國家發展的了解與思考,當兩地學生互相介紹兩地資訊時,香港學生的分享往往局限於「魚蛋燒賣雞蛋仔」,反觀內地學生的分享是涉及對國家政策的見解、自身未來發展與區域協同發展的聯動等。在整個體驗中,我不禁反思香港學生的不足,若要與內地學生實力並肩、達到同一思考高度,實在要多加努力。

 道聽途說不如親歷其境,而良好的交流更少不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因此,我建議香港中學分別與內地一線及二線城市的學校成為姐妹學校,定期安排兩地交流考察,如讓香港學生拜訪內地院校,並與當地學生一同上課至少一天,課堂以外亦需與當地學生配對,交流團期間需一同活動考察,透過持續交流分享兩地文化,增進雙方了解,砥礪同行。

 聚焦創科金融 見證發展實力

 另外,不少人對國家實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針存有偏見,對內地的發展現況認識片面,還停留在80年代的印象,如經濟落後,創科發展緩慢。但現實情況是,國家於2021年研究及發展支出已達2.8萬億元,為國內生產總值的2.44%,投入已追上發達國家,比率遠超香港的0.99%;世界銀行發布的《2021年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數報告》指出,國家普惠金融多項指標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更於政策體系、就業服務、創業實踐及權益保障四方面着力,完善規劃幫助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因此,我建議每個交流團應考察國內企業和創新創業園區,行業主要涵蓋金融、醫療、工程、創科等,學校如有需要更可與具兩地交流團舉辦經驗的民間機構合作,讓香港學生可親身了解內地的發展成就,更有機會獲得行業發展的資訊和思考人生未來發展目標,將個人前途與國家發展雙結合。

 耳聞不如目見,我期望透過上述兩項建議,深化高中內地交流的內容,真正改善香港青年對祖國的觀感,讓其趕上祖國高速發展列車,別再做井底之蛙。

責任編輯:趙桐曲 【香港脈搏】深化兩地中學交流 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