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事講場】疫後重建 投資未來

【港事講場】疫後重建 投資未來

責任編輯:楊眉 2023-02-01 08:16:12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    高松傑

 踏入兔年,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發表,現在還處於公眾諮詢階段,當局歡迎不同界別代表提交建議書,聆聽市民及相關持份者對財政預算案制訂的意見。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內地及國際的聯繫往返逐步復常,對香港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時刻,筆者特別向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一些意見,提倡「疫後‧重建‧投資未來」。

 近日有議員和政黨建議全民再派發消費券,筆者見提振作用每況愈下,加上預計本年度有近千億的赤字,認為政府可考慮減半,應更好地運用公帑以落實精準扶貧策略,扶助基層走出難關。例如推行電費及交通補貼、失業援助、公屋免租、劏房租金資助、向綜援、高齡、長者生活或傷殘津貼出雙糧、基層小孩學習津貼,甚至可以向基層青年減學債等。中產人士方面,則建議薪俸稅、利得稅及差餉寬免、提高子女免稅額或子女教育開支扣稅以鼓勵生育等。

 香港在黑暴事件以及全球疫情影響下已是元氣大傷,加上政府賣地及各方面收入減少,政府的資源確實有限,但要應對的問題實在太多,故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宜優先把資源全面配合特首李家超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裏的項目,包括: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提高治理水平;招商引才、提升競爭力;鞏固傳統優勢、開拓新興產業;提量、提速、提效、提質;培育本地人才;推動基層醫療、強化扶老助弱;香港宜居宜遊;撐企業、紓民困;說好香港故事等。老實說錢不會從天而降的,所以政府首先要做好疫後重建,支援中小企、旅遊業及服務業等,加大力度投資未來,全力發展經濟、提升競爭力,吸引更多外商來港投資,協助和更好地支持中小企融入國家大局,把握好大灣區發展機遇的新動能。其次是需要檢討現行稅制及擴闊稅基或開拓一些新稅收,在更多項目可推行融資方案給市民參與。當政府財政步入穩定後,才能夠有本錢推動更多扶貧助弱措施。

 筆者明白各方各有意見及訴求,但大家要明白香港正處於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疫後復常的關鍵時期,香港實應要優先考慮所有「增強『興』的動能」的選項,希望各方能夠放下執見,團結一致配合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筆者相信隨着香港和內地逐步、有序、全面通關,兩地得以恢復經濟和人文交流,香港在祖國的大力支持下,在新的一年定當大有可為,風光無限!

責任編輯:楊眉 【港事講場】疫後重建 投資未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