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以文塑城 以文興業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黃岡市委書記李軍傑

以文塑城 以文興業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黃岡市委書記李軍傑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3-03-10 09:41:10原創 來源:香港商报

 9日,全國人大代表、黃岡市委書記李軍傑就如何傳承和發展東坡文化、發展全域大文旅、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等問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李軍傑表示,黃岡將堅持以文塑城,來發展全域大文旅、打造世界級東坡文化,通過以文化人,吸引大灣區居民來黃岡觀光旅遊消費,通過以文興業,積極承接大灣區文旅產業。

微信截圖_20230310094028.jpg

 黃州東坡赤壁

 打造世界級東坡文化

 香港商報:近千年前,大文豪蘇軾謫居黃州、躬耕東坡,寫下「一詞二賦」等千古名篇,成就其文學創作巔峰,也成就了黃州這座千年古城。時至今日,東坡文化仍是黃岡最厚重的底蘊、最響亮的名片。請問黃岡將如何傳承和發展東坡文化?

 李軍傑: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三蘇祠調研,對東坡文化給予高度評價,就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重要指示。這為我們深入挖掘東坡文化時代價值,積極開展活化轉化利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黃州(黃岡)是蘇軾人生的關鍵轉折點,他在此謫居4年多,得名「東坡居士」,成就其文學巔峰,留下政治、思想、詩詞、書畫、美食等豐厚文化遺產。近年來,我們突出東坡文化特色,加強對東坡赤壁、宋城、臨皋亭等歷史文物的保護修復,歷時十年匠心打造以東坡文化為主題的遺愛湖公園,最大限度地留住東坡文化基因。我們積極挖掘東坡文化內涵,開展文藝精品創作和傳播,大型人物紀錄片《蘇東坡》在央視播出,黃梅戲電影《東坡》榮獲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提名。今年春節期間,我們策劃推出「東坡廟會·2023春節季」「東坡廟會·2023花季」等系列活動,平均每天吸引人流超過10萬人次,累計拉動消費12億元。「東坡廟會」榮獲中國文旅總評榜「文旅融合」品牌獎。

 黃岡擁有「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東坡文化寶藏,具有保護利用東坡文化的獨特比較優勢。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錨定打造世界級東坡文化生態產業區的目標,推動東坡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一是抓規劃引領。堅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文興業,堅持保護第一、活化利用,傳承創新、融合發展,全域聯動、全面開放,政府主導、市場推動,統籌推進東坡文化遺產保護、教育傳承、轉化利用,把東坡文化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一體推動黃岡紅色文化、戲曲文化、教育文化、名人文化、醫藥文化等大發展大繁榮,以優秀傳統文化之光照亮高質量發展之路。二是抓保護傳承。突出黃岡東坡文化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建設東坡文化研究高地,致力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對即將動工興建的東坡歷史文化區,更多實施「點——塊」針灸式保護更新,用微改造的「綉花」功夫,觸發文化古蹟周邊環境變化,激發城市活力,涵養城市文化氣質,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三是抓多元融合。堅持文化+旅遊+產業,堅持標準國際化、產業IP化、運營市場化,着力鍛造東坡文化旅遊產業鏈、供應鏈,挖掘康養、演藝、研學、餐飲等方面的潛力,培育東坡美食、文創演藝、夜間經濟等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打造集人文特色、多產業融合、創意文化於一體的產業生態。

17f0c7ee-6448-4ab4-8bd0-853ceb77d7f6.jpg.jpg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黃岡市委書記李軍傑

 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

 香港商報:當前,貴市提出發展全域大文旅,全域大文旅具體怎麼做,做成後會有哪些成果,請您詳細介紹一下。

 李軍傑:發展全域大文旅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着眼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四化同步發展、以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要部署。目前,這項工作還在謀劃推進之中,我們明確了一些基本思路和工作舉措。

 一是全域聯動,推進資源整合。堅持以市場化方式統籌整合文旅品牌、線路、客源配套等要素,推進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資源整合和文旅深度融合。我們計劃以「一心(江北灣區)、兩圈(大別山紅色生態文化旅遊圈和長江文化旅遊圈)、多點(一縣一品)」布局推進資源整合,發揮花湖機場和麻城、黃梅2個高鐵樞紐交通優勢,打造黃州、麻城、黃梅3個主要遊客進出的重要集散地,構建一體化全域大文旅發展格局。

 二是開放引領,加強對外合作。堅持文化藝術交流、文旅市場、文旅產業投融資等領域的全方位開放,引入先進運營理念,盤活資源資產,推進武漢都市圈、東坡聯盟城市、長江經濟帶、鄂豫皖大別山等區域文化旅遊合作,加強花湖機場、高鐵直達城市交流合作,面向全國大市場,實現更廣範圍、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開發。

 三是內外兼修,提升供給質量。堅持質與量、生態與人文、內涵與外延兼修,發揮比較優勢,開發更多高質量文化旅遊產品,構建現代文旅產業發展體系,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我們將開展全域大文旅品牌創建,建立黃岡市形象大品牌+縣(市、區)城市形象子品牌的核心品牌矩陣,構建東坡廟會活動總品牌+地方特色文旅節慶活動分品牌的活動品牌矩陣,推進麻城龜峰山景區、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紀念園、天堂寨景區、黃梅「非遺」文化旅遊區等5A創建,形成差異化發展、多點支撐的發展態勢。

 四是創新突破,爭取強勢出圈。堅持創新突破思維,加快文旅資源串珠成鏈、產品提檔升級、業態豐富多元、品牌影響提升,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的黃岡樣板,爭取衝出武漢都市圈,在全國文旅行業強勢出圈。我們將編制並滾動更新文旅項目鼓勵投資目錄,謀劃建設區域性文創產品、文旅商品大市場;主動對接國際國內知名文旅產業集團、大型主題樂園運營商等產業資本,招引一批龍頭文旅項目;引導能人回鄉創業,發展鄉村遊、民俗體驗、主題民宿等鄉村文旅項目,讓黃岡資源活起來、旅遊發展熱起來。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將通過資源整合、項目建設、品牌創建、市場營銷、質量提升、人才集聚等工程措施,努力把黃岡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成功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5A景區,建成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示範區,成為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全域大文旅走出黃岡

 香港商報:將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吸引來黃岡,讓他們來實地了解黃岡,認識黃岡,對於發展全域大文旅有哪些益處?

 李軍傑:粵港澳大灣區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吸引大灣區居民來黃岡觀光旅遊消費,能夠為我們發展全域大文旅注入新活力,為黃岡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是有利於富民興業。文旅產業是典型的富民產業。黃岡是革命老區,發展還不充分不平衡,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近年來,我們依托山水、文化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有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脫貧人口增收,走出一條精準、特色、可持續的鞏固拓展脫貧成果之路。通過發展全域大文旅,吸引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在內的遊客來黃岡旅遊,可以催生更多富有生命力的旅遊新業態,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增加農民就業機會,加快黃岡富民強市步伐。

 二是有利於擴大黃岡影響力。文旅產業是開放型的產業。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也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門戶。以文旅活動為載體,發揮文旅產業在開放開發中的先導和窗口作用,深化黃岡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文交流,講述黃岡故事、傳播黃岡文化,可以推動黃岡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三是有利於黃岡以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文旅產業是綠色產業。我們以遊客需求為導向,堅持主客共享理念,精心規劃、建設、打造文旅產品,完善城市旅遊配套功能,發展餐飲商貿、會展博覽、文化娛樂等產業,不僅能促進黃岡旅遊業全面發展,形成品牌經濟,更能推進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匯聚,在長遠上推動黃岡整體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冀粵港澳企業來投資

 香港商報: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多產業正在尋找新的棲息地,在對接大灣區產業方面,黃岡是否考慮吸引一批文旅產業?

 李軍傑:這點肯定的。第三產業競爭和城市競爭最激烈的是文化產業。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也是我們積極爭取文旅產業承接的重要區域。

 首先,黃岡具有承接大灣區文旅產業的比較優勢。黃岡有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產、好區位。生態資源良好,擁有1座世界地質公園、4個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區、9處國家濕地公園,森林覆蓋率達43.74%,是大別山重點生態功能區、長江中下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人文資源厚重,紅色文化、名人文化、醫藥文化、戲曲文化、非遺文化、生態文化、東坡文化、根親文化、生態文化等特色文化底蘊深厚,尤其是紅色資源富集,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全國著名「將軍縣」。農產品資源豐富,農產品品類齊全、質量優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數量居全國地市州之首。交通區位優越,境內擁有212.9公里長江岸線,緊鄰3座機場,貫通8條鐵路,飛架9座長江大橋,縱橫9條高速公路,承東啟西、縱貫南北、通江達海。現代旅遊資源分布廣泛,品質好、質量優、特色突出。這樣好的資源條件,非常適合發展大文旅產業。

 其次,黃岡具有承接大灣區文旅產業的現實需要。文旅業是內地與港澳促進共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領域。黃岡發展全域大文旅,僅靠內部資源肯定是不夠的,必須招商引進外部資源和力量共同發展。今年,我們圍繞包括大文旅產業在內的主導產業發展需要,全面實施招商引資攻堅行動,聚焦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駐點招商,重點引進文創產業、精品景區、田園綜合體、鄉村旅遊、康養旅遊、生態旅遊、特色小鎮、高端養老等項目,着力推動優勢資源園區化、場景化、集成化。深化黃岡與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互利合作,能夠充分發揮黃岡旅遊優勢和潛力,將黃岡文旅產業做強做優。

 黃岡是一片開放的熱土,熱忱歡迎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者來黃岡投資興業。我們將對標全國一流標準,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來創造條件,全方位強化要素保障,全周期提供專業、高效、優質服務,為各類企業提供安心順心舒心發展環境。

 指導:李初敏

 策劃:中共黃岡市委宣傳部

 撰文:付後裕 李映華 吳超群

責任編輯:趙桐曲 以文塑城 以文興業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黃岡市委書記李軍傑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