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城市與自然相融交織 科學與人文交相輝映 光明打造宜業宜居產城融合樣板區

城市與自然相融交織 科學與人文交相輝映 光明打造宜業宜居產城融合樣板區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3-04-27 09:50:13 來源:深圳特區報

    當城市與科學相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光明科學城正在給出精彩答案——

 從科研人才匯聚的大科學裝置群,到莘莘學子逐夢未來的大學校園;從繁華熱鬧的商業中心到親近自然的公園山林,從熱火朝天的生產車間到風吹稻浪的都市田園……走進光明,人們發現,這裏不僅有高樓林立、燈火璀璨,亦有青山遠黛、近水含煙。

 城市之美與自然之美在這裏相融交織,科學之光與人文之光在這裏交相輝映。自2018年成立行政區以來,光明區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為總目標、總龍頭、總牽引,全力推進光明科學城建設。同時,光明區致力將科學城建設為一座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區,成為科學家與市民心中的理想家園。

 「圍繞『科學』與『城市』兩個重要命題,世界一流的科學城,需要別具一格的城市載體,同時也將孕育出獨樹一幟的深圳北部中心。」在日前的光明科學城論壇·2023新聞發布會上,光明區委副書記、區長邱浩航說。

 更加令人稱道的是,4月26日下午,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光明科學城發展促進條例》,更是為科學城的建設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人才:5年累計引進、培養各類人才17.8萬人

 就在上周,光明科學城迎來「大喜事」,科學城首個落地的裝置——光明生命科學園全面完工。據悉,光明生命科學園主要由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平台兩個大科學裝置組成,建成後將成為合成生物學和腦與類腦智能科學技術發展的「助推器」與「加速器」。

 光明科學城啟動區空中共享空間

 「大科學裝置將吸引更多港澳乃至全球科研人員在光明科學城開展科技創新。」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首席科學家劉陳立說道。目前,已有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相繼落戶光明科學城,20餘支院士團隊齊聚光明。5年來,光明科學城累計引進、培養各類人才17.8萬人,各領域高層次人才突破1700人,科研院所人才突破4900人。

 今年底,規劃建設在光明區的深圳科技館新館也將完工,屆時將成為全市科技創新成果展示、科技文化交流以及科普教育一個新地標。此外,光明還計劃打造10個課外實踐培訓基地,推出一批特色科普活動,讓科學的種子在這片土地萌發,讓科學基因融入這座城的血液,真正實現科學與城市的相融共生。

 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攀升至4230億元

 華星光電T7二期的生產車間內,一塊塊大尺寸顯示面板在自動化生產線上不斷產出;聯想南方智能製造基地,一台台新款的筆記本電腦在流水線上魚貫而出;同一時刻,貝特瑞高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建設科學城就是要為實體經濟、為製造業源源不斷地輸送原始創新的源頭活水。」在光明科學城規劃里,產業轉化區作為「一心兩區」的重要組成,面積達15平方公里,將建設生命科技、科學與科技服務、國際研發與先進製造業「三大總部經濟集聚區」。同時,光明還將建設「四大先進製造業園區」,重點打造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5個未來產業。

 光明科學城啟動區東側景觀軸透視效果圖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優質企業的活力注入。作為一家孵化於光明、成長於光明的企業,賽陸醫療不到三年已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高通量測序儀,突破壟斷實現量產和商用。對於光明區優渥的創業環境,賽陸醫療創始人、CEO趙陸洋深有感觸:「光明區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這極大地加速了我們的技術突破。」

 目前,光明全區孵化集聚未來產業企業超8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918家,國高企業1911家,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45億元。自2018年以來,光明區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從857家增長至1947家,規上工業總產值從2205.7億元攀升至423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更是突破760億元……光明正形成科學特質凸顯、產城緊密融合的產業發展模式。

 人文:既有「科學味」又有「煙火氣」

 無論科學之城還是產業之城,最核心競爭力、關鍵要素還是人才。為集聚各方人才,一個既有「科學味」又有「煙火氣」的光明科學城正逐漸形成。

 光明科學城,2022年6月。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少昆 攝

 教育和醫療是民生的重中之重。自行政區成立以來,光明區在基礎教育領域相繼投入超170億元,新改擴建中小學27所、引進名校名園20所,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37890個,是過去十年增量的三倍。

 朝着深圳北部醫療高地進發,光明區努力提高轄區醫療水平——中山七院、國科大深圳醫院通過三甲評審,深圳中醫院光明院區基本建成,成立全市首家中醫藥傳承發展研究院,前不久全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光明舉辦。

 同時,光明區積極拓展內外交通,贛深高鐵、廣深港高鐵在光明設站,光明城站到廣州半個小時、到深圳北站10分鐘、到福田中心區15分鐘、到香港西九龍30-40分鐘,交通四通八達,未來在這裏還有兩條城際鐵路。

 「讓藝術之光照進科學之城」,光明區已經建成獲得「魯班獎」的文化藝術中心,高端演出、藝術展覽精彩不斷。光明還開展「文化傳城」計劃,不斷豐富城區文脈、厚植科學基因。

 為健全完善高質量文體服務體系,光明區打造了以茅洲河體育藝術中心等十大文體設施為代表的項目體系,如今,城區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享受高品質文體活動。

 生態:推窗見田園邁步入山水

 光明明湖城市公園。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楊少昆 通訊員 王卓敏 攝

 暮春時節,大頂嶺上山花爛漫,光明生命科學園前稻花飄香,茅洲河畔,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蕨恣意生長,無不見證着光明區出眾的生態稟賦與自然環境。

 坐擁「藍綠本底」的光明區,生態自然資源得天獨厚,轄區有53%面積在生態控制線內,2022年榮獲「中國生態文明獎」,茅洲河亦入選全國美麗河湖案例。

 「推窗見田園,邁步入山水」,光明區正打造「半城山水半城園」的全域公園城區——擁有各類公園279座,其中,虹橋公園、光明小鎮歡樂田園更是市民生態休憩好去處。目前,光明區擁有綠道、碧道超過200公里,未來還將建成郊野徑150公里、騎行徑150公里,形成貫通全城的綠色慢行網絡。

 茅洲河。資料圖片

 就在光明科學城論壇舉辦期間,茅洲河賽艇挑戰賽、自然音樂會、環線慢行騎行等3場戶外活動同步開展,將讓市民充分感受光明科學城「一心兩區,綠環縈繞」的科學之美、自然之美、生態之美。(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宏博)

 (原標題《城市與自然相融交織 科學與人文交相輝映 光明打造宜業宜居產城融合樣板區》)

責任編輯:羅維維 城市與自然相融交織 科學與人文交相輝映 光明打造宜業宜居產城融合樣板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