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香港現時的安老服務,新社聯副秘書長潘孝汶、鄧肇峰、大埔地區委員會副主席羅曉楓、荃灣社區主任黃啟進及大埔社區主任李文傑舉行網絡請願行動,促請政府將醫療券擴展大灣區。
鄧肇峰表示現時,每名合資格長者每年可獲發的醫療券金額為 2000元,而醫療券累積金額上限為 8000元。2023年5月10日起,政府推出「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選擇內地養老或居住的港人才能享受醫療券帶來的好處,之前一直未能享用。
黃啟進表示醫療券服務計劃雖然擴展到大灣區的合資格香港市民,但使用範圍只限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對於廣闊的大灣區,甚至居住大灣區之外的居民幫助仍然有限,主要原因是適用醫療券認可的醫療機構只此一家。
潘孝汶表示根據政府數據,截至2021年年底,約有85100名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通常逗留在廣東省,反映愈來愈多港人選擇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另外一組數據,至2022年底,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交易宗數逾12萬宗,涉款累計超過3990萬元,說明港人居住內地,極需香港醫療資源的支援,但由於居住地域的限制,許多人不可能千遠水路跑來深圳港大醫院看病。隨着內地醫療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愈來愈多的長者選擇內地退休、養老,對醫療服務也隨之增多。
李文傑表示收到不同的市民的聲音,認為醫療券發展到大灣區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可惜的便是只局限了一間醫院可以使用。同時下個月起政府亦正式推行夫妻之間可以共用醫療券,這個措施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更好的,是政府根據市民所提出的意見而對現時的政策再進行調整。同時香港應跟隨國家的步伐,提供高質素的發展計劃,期望政府能在國內不同的省份,特別是「9+2」城市,在幫助香港市民在養老政策上可以提供不同的醫療券的使用方法。
羅曉楓表示政府在研究跨境安老時,應優化養老服務的配套以增吸引力,促進兩地醫療服務良性互動、優勢互補,進一步提升大灣區醫療服務水平,讓港人有更多機會享受內地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醫療券服務計劃應進一步擴展至內地大灣區「三甲醫院」,還可以考慮將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展至內地指定安老院舍附近的醫療機構,以便提高跨境安老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