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滬深港通的開通,其已成為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主要渠道。今年以來,盡管A股整體維持震蕩走勢,但以北上資金為代表的外資依然流入A股。截至6月26日,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A股金額已達1939.23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的1倍多。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作為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下的第一座「橋」正式通車。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開通,由此實現了港交所、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互聯互通。2022年7月4日,ETF納入內地與香港股市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正式開通,中國資本市場在國際化方向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今年上半年,北上資金除了4月和5月分別淨流出45.5億元和121.4億元外,其餘4個月均呈現淨流入。其中,1月份淨流入約1413億元。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5日,北上資金年內增持股份比例超過5%的個股有12隻,其中,宇通客車、藍曉科技、中控技術、南網科技、皓元醫藥位居增持比例前五名。
今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推出多項改革舉措,持續擴大對外開放。3月13日,滬深股通股票標的範圍擴大規則正式實施,內地與香港股市迎來史上最大規模雙向擴容;4月24日,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化正式實施,開放因不滿足結算安排而關閉的滬深港通交易日。業內普遍認為,這些改革舉措有望進一步吸引境外資金進入中國市場。
展望下半年,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經濟預期改善有望提振海外投資者信心,基準情形下,預計2023年北上資金可能流入A股2000億~4000億元。
盡管近期A股走弱,但從多家外資機構發布的觀點來看,經歷回調后,外資普遍認為中國股市的前景仍具吸引力,當前水平的下行空間相當有限。
高盛在研報中指出,今年影響中國股市的幾大上行催化劑是:宏觀增長勢頭持續改善、企業中期業績盈利改善、政策寬鬆、潛在的打破投資者負面信心的因素。
該機構表示,上述幾大因素中,有一些正在落地,結合較低的估值以及投資者倉位的降低,目前中國股市的戰術交易窗口再次打開。當前水平的下行空間相當有限,現在或許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戰術加倉時點。
富達國際指出,中國仍然是全球投資者的熱土,短期來看經濟復蘇有所波折,但復蘇的總體趨勢仍然明確。外資對分散配置的需求,是其中長期配置A股的另一重要原因。
瑞銀認為,在悲觀情緒接近高峰、估值接近去年10月時的低點、二季報公布前盈利增長持續改善的背景下,中國股市的前景仍具吸引力。(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