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5年發展,公募基金數量與規模在今年迎來新高。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4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8家(包括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6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家。
以上境內公募機構管理的基金數量共計11039隻,資產淨值規模達28.8萬億元,較去年底增加了2.77萬億元、增幅為10.65%。這是我國公募基金產品數量首次突破1.1萬隻關口,基金管理規模首次突破28萬億元。中基協此前發布的數據還顯示,今年6月末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27.69萬億元,而同期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25.34萬億元,這也是公募基金規模首次超過銀行理財規模。
具體來看,至7月末,1329隻封閉型基金管理規模接近3.75萬億元,年內增加了7.02%。開放型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共有2112隻,管理規模接近2.83萬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4.01%;混合型基金有4810隻,管理規模為4.59萬億元,較去年底減少8.17%;QDII基金有255隻,管理規模為4013.0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22.8%。
受今年權益市場波動影響,投資者更為青睞以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為代表的穩健型產品,這類產品也成為年內推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擴張的主力軍。至7月末,債券型基金有2161隻,管理規模為4.94萬億元,較去年底增加了6712.72億元、增幅為15.71%,占年內基金增長規模的24.21%;貨幣型基金有372隻,管理規模為12.3萬億元,較去年底增加了1.84萬億元、增幅為17.63%,占年內基金增長規模的66.45%。
此外,被動型指數型產品出現了「越跌越買」的短期交易特徵,年內ETF規模增長了20.56%,其中股票型ETF規模增長了31.17%。8月8日,我國公募市場上首隻規模超過千億元的非貨基金誕生——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達到1012.61億元。
今年基金新發市場方面,根據同花順數據,按基金成立日計,年內共有807隻新基金成立,發行規模共計6783.02億元,同比減少31%。相比之下,今年QDII基金髮行明顯升溫,有41隻新產品成立,發行規模共計86.38億元,同比增長68.09%。
儘管基金新發規模出現下滑,但公募機構的創新熱情顯著提高,如布局高成長創新快車道、跟蹤科創100指數的首批4隻科創100ETF產品已結募;首批信創主題ETF本周啟動發行;首批上證科創板成長ETF、首批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ETF與首批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等央企系列ETF品種均已成功上市。(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漫畫: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