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从明清地图看香江变幻

2014-04-08
来源:香港商报

  1834年,法国人绘制的中国地图上已经出现了“Hong Kong”(红色部分)的名称。

    根据历代地方志的记载,今日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在唐宋时期已是重要的盐出产地及南海重要通道,明清两朝更发展为海防要塞,而基於军事需要,方志中又多附舆图,这便为后人研究本港的历史、地理沿革留下珍贵资料。近日,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国健出席香港中华书局与香港史学会共同举办的「似曾相识的香港」系列讲座,利用舆图与方志、文物作比对,将明清以来的中国地图绘制之演变历程娓娓道来。香港商报记者 杜洁菡

  舆图因实用而产生

  近现代的考古发掘表明,香港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亦即从那时开始,香港已是人类生活聚居地。然而,最早的、有系统地描绘当地地理情况的舆图,却迟至明朝时期才出现,彼时的香港因莞香种植、产盐与采珠业而兴盛,过往商船极多。

  「古代的舆图都是根据实际生活需要手绘的,展示清晰的目标。譬如说,沿海居住的人会有许多出海打渔、航运生产活动,人们可能会将沿途能获得粮食、水等补给的地方一一标识出来,以便成为日后出海的指南,於是就有了早期的航海舆图。又或者,航海者在途中遭遇病故,同船的人不便带着其尸骨继续航行,通常会举行简单的海葬后继续前行完成贸易,等回到自己的家乡才把逝者的名称、生平刻在石碑上,待下一次出海航行至早前记录的地点便会择近登岸,放下石碑后离开。他们是如何找到当日为同伴举行海葬的地方的呢?靠的就是舆图的记录。」萧国健教授说。可援以为实证的是,在今日的伶仃岛或香港大澳一带,仍可看见古老的外国人或附近蜑民先人的墓碑,有的是永久地魂归此处,有的会被再次找来的家人「带走」,回到他们能够真正安息的地方去。

  通常而言,渔民、商贾在航海中所使用的,多是民间编绘的各类手抄本「更路簿」、「海道针经」,其绘制手法比较简单,主要是用线条勾勒海岸、山脉与岛屿的轮廓,用文字标准地名,注记的文字十分口语化,很可能是由从事渔业、航运与海上贸易的人与某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文人合作而成。

  「官本位」颠倒东南西北

  然而,从萧国健教授蒐集的五六十种与香港有关的古代舆图文献来看,明清时期官方所绘制的舆图水平也高不到那里去。大名鼎鼎的《郑和航海图》便是在一幅四四方方的平面图纸中简略画出航线沿途的几座山或岛屿之轮廓,既无标明比例,对山的高度、水的深度等也无注明,十分简单。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香港已是数千人的聚居地,周围更有大鹏所(今深圳龙岗)和东莞所(今深圳南头)驻军,图中却无任何海岸线后村镇的记载。研究者总结《郑和航海图》的绘制特点时指出:此图从方便使用出发,从起点开始至终点,图幅呈一字排列展开;其次,采用「对景图」的画法,绘制山形形象与有方位意义的地物,令后来使用此图的航行者可尽快判断出自己所处的位置。

  这一时期,其他官府绘制的海防地图和地方志中的舆图水平亦大抵如此。明代抗倭将领俞大猷编绘的《筹海图》,以南上北下的方位,绘制出官府所在地、海岸线上的烽火台位置、驻兵的地方。时期较为接近的另一幅《苍梧总督军门志之全广海图》同样是以南上北下的方位,绘制了官府所在地、驻兵营地,不同之处是图上也绘出了一些「内陆」的驻兵之所,一些重要的地方还带有注文,如「将军澳可避飓风」。

  萧国健教授说:「这一时期的官府舆图准确性较差,没有比例的概念,航行者虽能根据地形判断自己的位置,却无法估算一地与另一地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而且,这些舆图的方位均是南上北下,和现代的地图在方位上完全相反。这是因为绘图者以官府所在地为出发点,将自己看到的外界按需勾勒出来。此外,海军指挥官用的图就只关注海面,极少着眼於『内陆』,而总督因职责不同,相对较多关注『内陆』。可见,此时的舆图仍是因需而绘。」

  「香港」之名首见於明末

  明末清初,西方新兴的自然科学技术由一些传教士逐步在华传播,中国人对於世界的认识和描述方式才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绘制於1682年至1684年的《粤闽巡视纪略之广东沿海总图》为例,此图虽还是很简陋,但已连内陆的河流、山峦、城郭都画了出来,更懂以城门的大小来区别城市的大小。最为重要的是,此图已明确了「北上南下」的方向。到了清朝中叶,舆图上的海岸线已不再像以前那样「直通通」的,凡是可泊船的港湾都以向内凹的绘制方式标示了出来。1760年绘制的《清代一统地图之广州府图》已经打上格子,令人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到地方,图上不仅有海岸线,还有内陆河流,不足的是此时的舆图尚未引入经纬线的概念,但总体上已较明代进步了许多。

  明清两代数百年间的舆图绘制之变革,亦透露出香港地名的历史沿革。从现存史料来看,「香港」之名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是明朝万历年间郭棐之所着的《粤大记》,该书所载《广东沿海图》中,标有地名「香港」;此图上还有赤柱、筲箕湾、尖沙嘴、将军澳等地名,显示明代时的香港已经有一定人口定居。据萧国健教授介绍,《粤大记》中所见之「春花落」地名便是现在的青衣道,1963年出版的地图上尚可见此古雅地名,后来就消失了。特别有意思的是,图中的香港岛到九龙之间的海域(今维多利亚港)虽无名称,但绘图者还是细心地在那里画上数艘大船,表明此处水深可停泊大船之意,犹如「公仔画出肠」。

  如今的香港地图已十分完备,一些古代的地名沿袭使用至今,另一些地名则永久消失了。更有趣的是,随着填海区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又有一些新的地名涌现了出来,例如,「西环」就是一个「新的概念」。平日不太为人所关注的地图里,隐藏着无声的风云变幻。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