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台湾人为什么不相信大陆人也吃得起茶叶蛋?大陆网络流行语是不是对台湾的“文化统战”?“服贸事件”中台湾人到底在吵什么?而台湾青年一代真的只是“小清新”吗?《我们台湾这些年》作者廖信忠告诉你真相。
上世纪80年代我读小学时,国语课本有一篇课文《没有太阳的地方》。这篇课文里说,大陆人民在共产党的残暴统治之下,吃不饱穿不暖,没有行动及说话的自由。那篇课文配上一幅阴风惨惨的图片,说大陆是个“没有太阳的地方”,这篇课本奠定了台湾好几代人对大陆的刻板印象。
到了80年代中后期,开放台湾人去大陆探亲观光旅游,还有偷跑去投资的,几十年不见,一切都很陌生,如同瞎子摸象,每个人都见到了他心里想见到的大陆,都只见到了某个部份的大陆,但当时去大陆的人仍然不多,对于大陆仍然有许多道听途说,内容不脱大陆很穷,台湾人在大陆一掷千金之类的传说。
又过了10年,2000年左右,大陆经济掘起,而台湾经济在高速发展几十年后开始陷入瓶颈,停滞不前。现在看来,这对台湾倒不是坏事,因为台湾人收入水准也到了一定的程度,经济发展放缓,反而开始静下来思考过去为了赚钱台湾到底失去些什么,开始会去关心周遭身边的事;今天台湾的民间组织发展会那么兴旺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甚至很多人觉得台湾风格“小清新”,也就是这种大环境影响下,台湾年轻人转而追求身边的小情小调。
这几年,台湾是媒体,还是一些有名望的商界领袖讨论年轻人未来这个议题的时候,通常伴随着台湾年轻人与大陆年轻人的差异。在台湾常常听到一种论调,认为台湾年轻人都安于现状,不肯拓展自己的境界,目标志向不大。话锋一转,大陆年轻人都志向抱负远大,对自己未来都很有规划。跟着而来的结论是,台湾年轻人要输给大陆年轻人了。
两岸在70年代末都开始放弃顽固意识型态治国方针,改以一种更务实的态度制定政策,只是台湾有自由经济的先天优势,比大陆的经济发展早了一步。从这30多年来的经济成长曲线来看,主要快速成长在前20年,所以台湾现在的80后、90后基本上是在富裕自由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这种社会气氛下成长起来的人普遍受过良好教育,敬业乐群,有团队精神,友善热情;但这些年台湾经济发展已经到一个点,不再那么快了,所以这几年台湾年轻人给人的印象似乎变得习惯于安逸,很保守。
但面对大陆经济的快速掘起,台湾人面对这个过去比自己穷很多的亲戚自然是有点心理不平衡,年轻人更是充满焦虑感,经济根本不是同个量级,无法追上了,所以只能来比文化层次,目前台湾人的心态,普遍还是认为“台湾在文化水平、精神道德文明,以及人情方面超过大陆”,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在大陆对台湾的“文化影响”上抱有高度的警戒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台湾人很反感大陆用词,比如最近在台湾一些报章媒体都会用什麽“XX哥”、“淡定”、“雷人”等大陆亚文化用词做为标题,往往引来台湾人一片叫骂,认为大陆在“文化统战”。
上一辈台湾人,伴随着台湾经济发展成长,流血流汗去赚钱,自然会看不起现在年轻人的小情小调,认为他们毫无上进心,这种论调2009年底,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在一次活动当中说:台湾很多年轻人以开咖啡店为满足。当年也引爆了“台湾年轻人应该有什么志向”的热烈讨论。
只是大陆掘起,两岸关系的改变,台湾已经过了那个好赚钱的年代,当辛苦过的上一辈,对年轻人说“服贸让台湾年轻人去大陆赚大钱,不要守在台湾”时,台湾年轻人会回答“我们要守在台湾,努力让台湾成为更有人情味的创业天堂”。上一辈对创业的理解自然是办大实业企业,赚进并累积资本;而台湾下一代对创业的理解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追求自己更多的幸福感。
下一代的台湾年轻人,所处的两岸交往大环境又不同了,他们在这样的冲击下自然会思考自己的未来,在这次服贸的争议当中,上一辈认为年轻人乳臭未干,乱吵乱闹只会葬送自己的未来时,若仔细看这群年轻人在讨论些什么:包括全球化自由化的省思、产业结构调整,一直到程序正义权责失衡,甚至是对言论自由,公民抵抗权,公权力行使的比例原则等。涵盖之深之广,绝对不是过去那种“闷头努力赚大钱”的思维下所能产生的。
所以当台湾政府认为签了服贸可以引进大陆资金,有效刺激台湾经济发展时,台湾年轻人会觉得,他们自己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不要用钱能解决一切那种旧思维来决定台湾的未来。
未来到底怎么样,也没有人说得清,年轻人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最后自己都要承担,若我们从这次以反服贸引起的大规模学运能读出些什么讯息的话,大慨就是台湾下个世代年轻力量崛起,在小清新情调中成长的一代开始想要掌握台湾以及自己的未来。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作者,1977年出生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