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文化中國需要文化世家

2014-04-15
来源:香港商报 杜潔菡

  中國近現代赫赫有名的大族盛門,如湖南湘鄉的曾國藩家族、江西義寧的陳寶箴家族、廣東新會的梁啟超家族等,之所以令人喟叹不已,不僅在於其代表人物為本地、本國做出了杰出貢獻,還在於他們的子弟也成為某一領域推動時代變革的翹楚。可以說,文化世家的形成過程,積澱了中國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凸顯了文化傳承的中國方式,從一定程度上說,也昭示著中國傳統文化在未來的發展方向。香港商報記者 杜潔菡

  大族盛門競風流

  一個家族,要怎樣才能算得上是文化世家呢?對此,民國學人、教育家薛鳳昌在《吳江葉氏詩錄序》中曾提出三個條件,「一世其官,二世其科,三世其學」。官是指仕宦,科是指科舉,學則是指學術,三者皆備并代代相承,才有資格稱得上是「文化世家」。

  以上述標準去評判中國近現代赫赫有名的幾大家族,竟發現其形成路徑確實是那麼一回事。例如,曾國藩家族,他本人是經科舉而出仕、官至封疆大吏,長子曾紀澤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次子曾紀鴻則是一位數學人才;長孫曾廣鈞光緒十五年得中進士,其詩驚才豔麗,被梁啟超譽為詩界八賢,另一孫曾廣銓曾任駐英使署參贊、駐朝鮮公使等職,是著名的翻譯家;曾孫女曾寶蓀為著名的教育學家,曾孫曾約農弱冠之年即考取第一屆庚子賠款赴英留學,后來成為台灣著名的大學者。

  與之相比,廣東新會的梁氏家族也毫不遜色:梁啟超亦以科第起家,以百日維新名動天下,是近世中國文事政治莫與匹敵的人物;他的后人中,「思」字輩14人,除早夭的5人外,其餘9人全部成才,且每一個在各自的領域均成績斐然,臻於一流……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錢杭認為,淵源有自,傳承有序,后繼有人,興廢有證,是遷延數代、不絕如縷的「世家文化」與曇花一現、轉瞬即逝的「非世家文化」的最大區別。

  家學門風化成「起跑線」

  近年來,學界對文化世家如何興起,其家風、家學如何流衍到下一代的研究興趣漸濃。每個家族的命運、境遇或有不同,但至少有兩點經驗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那就是經濟基礎和人文教化。

  以國學大師錢穆為代表人物之一的江南錢氏家族為例,這個家族內部在經濟上一直實施「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的制度安排,幫助族中家境相對貧寒的后生子弟成才。像錢穆資助少年喪父的姪兒錢偉長完成了學業,就是這種家族內部互助互愛的族親精神的體現,后者成才后被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族親,長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種抱團密集出人才的文化--錢家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這一門於過去百年間走出了「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

  優渥的生活,固然是世家子弟得以專注讀書做學問的基礎條件,但真正促使他們成才的,主要還是得歸功於人文的涵養熏沐。錢偉長曾回憶說:「我們錢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訓的指引,家庭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在這方面,曾氏家族也極負盛名。去年中國嘉德春拍會曾以230萬元的高價拍出一封曾國藩手書家訓,那是他剛率領湘軍奪取了太平軍堅守9年的大京門戶安慶、立下赫赫戰功之時寫的,提醒族中子弟:「位不期驕,祿不期侈,凡貴家之子弟,其矜驕流於不自覺,凡富家之子弟,其奢侈流於不自覺,勢為之也。欲求家運綿長,子弟無傲慢之容,房室無暴殄之物,則庶幾矣。」

  一封家書,見微知著地演示著百年家族的立世之道。嚴格有效的家庭教育,奠定了世家子弟日后為人治學的根基,包括器識和格局。要說起跑線,這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重建代際文化傳承體系

  遺憾的是,過去百餘年來,中國學術界、文學界和思想文化界大凡涉及傳統文化的審視和反思問題,往往表現出一種自我批判的傾向。尤其是新文化運動以來,對傳統世家和大家族生活的描繪竟成一種思維定勢,如生活腐朽、愚昧專制、自由缺失、禮教「吃人」、女性悲劇、婚姻牢籠、年輕一代愛情幻滅等,往往被歸結於傳統世家或大家族這個淵藪。及至1949年之后的歷次政治運動,傳統世家更成了被批斗打壓的對象,其子弟不斷失去正常的讀書求學的機會,連生存都成了問題,更遑論完成家族文化傳承的使命。隨后而來的獨生子女政策,又使家族文化優勢的傳承失去了人口基數的支撐,境况愈發雪上加霜。

  近幾年,研究文化世家的學者顯著增多。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院長王志民便是其中一位。他指出,一個文化世家,歷經數代發展,往往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家風、家訓、家規。這既是中國歷代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傳統人生價值觀培育的先天環境和成長土壤,也是文化傳承代代相傳的一條主渠道。而人才輩出的顯赫文化世家,也是一個區域內的文化地標和影響深遠的文化中心。他提議,應該注重對文化世家家風學風的總結,探討文化傳承的規律和方式,為后世家族治理、家庭教育提供借鑒。

  王志民的觀點,在相關話題領域內得到廣泛認同。但是,也許是「家學淵源」這種文化傳承方式當年中斷得太過決絕,如今如何通過挖掘家學、家訓、家規等文獻資源,使之重新為社會與家庭提供文化滋養,學者們一時似也難有切實可行之策。

[责任编辑:徐明軒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