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增加內地供電利多於弊

2014-05-27
来源:香港商报

  要談電力市場,重點離不開以下幾個問題:

  穩定性風險不大

  首先,重中之重,就是穩定性。今時今日,電力乃最主要的必需品之一。制水,一天半日都不會帶來太大問題;可是,電力供應一旦中斷,由升降機、鐵路等的停運,到防盜系統、以至醫院維生儀器的停止,問題則恐嚴重得多,短短的幾分鐘、幾秒鐘都足以令社會大亂,更莫說長時間持續連后備緊急供電都不敷應用。近年,不論是印度、菲律賓、土耳其等發展中國家,還是美國紐約,都曾出現影響數百萬戶的大停電;尚幸,香港的電力供應一向極之穩定,尽管出現區域性停電,也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過來。

  有幸身處香港,香港人無疑高度重視電力穩定性,難以容忍停電問題。據稱,香港其中一間電力公司的供電穩定性,高達99.999%,即一年只會停電不足1分鐘,相對建議中內地南方電網的99.96%,年均停電超過3小時,兩者優劣當然是高下立見。不過,有兩點需要釐清。

  一、以上計算,乃是100%依賴有關供電的結果,如果換作是能源組合模式,內地供電只占較小比率,則上述計算必須同步打折,這是簡單不過的數學問題;何况,建議實施時間是差不多10年之后,近年,內地供電穩定性正在不斷提高,隨着大量發電廠的落成營運,「電荒」問題很大程度已成歷史,或許有關進程之快速,實已超越一般認知速度了!就如內地制的智能手機,亦早非吳下阿蒙,而是國際知名甚至港人追捧的品牌了。

  二、即使內地供電不穩,本地供電仍可望接棒輸電,防範停電問題出現。在美歐等地,針對其他供電更加不穩的來源例如太陽能、風力,智能電網的技術發展已經相當成熟,能夠有效按照電力供應和需求作出調整,否則,當地能源組合根本不能容納如斯不穩定的能源組合。其運作無非就是當一個來源供應不足時(例如天陰無風,不能使用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系統能夠自動調整由另一來源增加發電(例如增加燃煤)。其實,最新數據顯示,內地向澳門供電的穩定性就超過99.999%。

  至於,要說害怕內地供電比率愈來愈高,甚至成為唯一供應來源,就如只得一間細小本土電力公司的澳門的故事(澳電市值不足100億元),換句話說,即本港現存兩間大型電力公司將要結業收場(中電和電能實業市值分別約為1500億元),又是否過於杞人憂天?

  所以,某程度上,沿用本港供電當然有利維持高穩定性,不過,增加其他供電來源,也不表示香港從此頻繁停電,有關影響相信是少之又少,甚至不會發生。

  安全性更勝香港

  除了穩定性,價格和安全也是重要考慮。毋庸置疑,兩者存在反比關系,乃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好像核電,在穩定和價格兩方面都無可匹敵,可是安全隱憂令人卻步,雖則其導致的直接死亡個案,遠遠低於燃煤發電的采礦過程,如最近土耳其煤礦礦難就有近300人喪生。煤,雖然價格低廉,某程度上卻是萬惡之首,既可帶來即時的性命危險,燃煤產生的懸浮粒子和溫室氣體亦如慢性毒殺,雖然兩者并未構成太大「直接影響」,前者犧牲的多是礦工而非城市人,后者則更多影響我們的下一代或再下一代,而非活在當下的人們,但任何負責任兼目光較遠的,在情在理都應盡量減低燃煤發電。至於天然氣,當然較煤潔净,不過同樣屬於化石燃料,仍會排放懸浮粒子和溫室氣體,并非百分百潔净和可再生的能源。

  資料顯示,現時香港的能源組合,一半是燃煤發電,天然氣則占兩成,亦即七成都是化石燃料,餘下三成是核電;比較而言,內地南方電網的化石燃料少於六成,另外水電就占三成。顯而易見,內地發電組合比香港清潔及安全得多,這大概與一般認知大不相同。

  展望未來,兩地的能源組合都會朝向更潔净的方向發展,不過受地域及安全因素所限,香港大方向只能增加天然氣比重,而內地南方電網則擬增加水電比重,以至風電、太陽能等,后者似乎更勝一籌。

  價格方面,要增加潔净能源比重,電力成本無可避免會水漲船高;然而,還有一個方法,能夠有效遏抑價格上升水平,甚而理順任何不合理的價格這就是開放市場。

  破壟斷眾望所歸

  事實上,本港電力市場不夠開放,長期只靠兩家電力公司供電,不是一直以來都為人詬病嗎?開放市場豈不是長久以來的社會訴求嗎?正正由於壟斷,才必須實施「價格管制」,并衍生「利潤管制協議」即變相的「利潤保證協議」。無論有關協議如何修訂,但在市場壟斷的大前提下,結果都注定徒勞無功,不論提供者還是消費者皆易不滿,電力市場亦必周而復始地淪為政治角力場。開放的好處,實在不言而喻;壟斷的壞處,更是人所共知!打破壟斷,豈非眾望所歸?

  擔心開放只會帶來更壞結果?的確,未必所有服務提供者都是好的提供者,然而,競爭本來就是優勝劣敗,重點不單在排除劣者,也在促使優者更優,否則壟斷之下難免產生「怠意」,因循守舊,不求進步。開放既是必然,內地電網當是最佳選擇之一,既有地理優勢,亦有規模優勢,無疑是本地電力公司的有力對手。反過來說,其他海外電力公司,是否願意來港做開荒牛?本港又有否土地資源以供發展?當然,縱或可行性較低,有關當局亦可研究花錢進行國際招標,試試箇中意向。

  總的來說,開放電力市場,增加內地供電比重,對香港肯定利多於弊。只可惜,兩地矛盾升溫至今,天時地利人和均見不足,坊間的感性情緒明顯蓋過理性討論。今次電力組合的諮詢工作,難度絕對比前更大,亦更易得出一個非理智的選擇。

  李明生


[责任编辑:黃錦霞]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