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陕西老腔唱到了天津大剧院

2014-06-0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悦

  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茶馆》开张《白鹿原》收尾

  陕西老腔唱到了天津大剧院

  导演林兆华说:“排演《白鹿原》难度很大,并不是技术和场次问题,而是我们自身,从基因来说就是和剧本的距离太远。最初没有想请陕西老腔参加演出,我们想到的是作曲,但效果不令人满意。通过几次到西安,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当听到起源于西汉,由驻华山地区粮仓守卫军自娱自乐而产生的老腔说唱,后来传至民间流传至今,听到当地‘自乐班’的农家唱才有了这个想法。他们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叙述方式和情绪渲染层面的,而是关系到总体结构的。没有他们,这出戏的史诗感就会出问题。”评论家解玺璋认为:老腔的发现和使用,是话剧《白鹿原》的神来之笔。

  6月1日至5日,陕西老腔唱到了天津大剧院的舞台上。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终极大戏——北京人艺根据著名作家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而改编的同名话剧在天津大剧院首演。编剧孟冰根据自己丰富的舞台创作经验,将陈忠实的这部长篇巨作中横跨半个世纪的众多历史事件通过舞台呈现,重点刻画了白嘉轩(濮存昕饰)、鹿子霖(郭达饰)、田小娥(卢芳饰)等几个舞台形象,紧紧围绕白、鹿两家的历史命运叙述故事,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很强的震撼力。5月30日,北京人艺副院长崔宁携话剧《白鹿原》执行导演李六乙,主演濮存昕、郭达在天津大剧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们将更多更好的话剧带给天津观众

  □崔宁(北京人艺副院长)

  林兆华导演这次给予李六乙导演充分的信任,由他来担任很大一部分复排执行工作。事实上,在最初这部作品创排阶段,李六乙导演就参与了大量创作,对作品烂熟于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人艺的两个大部头剧目《茶馆》和《白鹿原》相继奔赴天津演出,这种情况在北京人艺历史上并不多见。为什么会这样?前几年我们来天津演出的时候是有所担忧的,顾虑观众的接受程度会参差不齐。今年为什么我们连续两次来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的创意实际上正是在宣传戏剧,让更多人走近戏剧。天津观众对我们剧目的欢迎也让我们非常感动,天津大剧院将来一定会成为北京人艺重要的演出基地。在未来,我们会把更多更好的话剧带给天津的观众。

  几乎囊括了一部伟大戏剧作品成功的所有要素

  □李六乙(导演)

  我首先想说的是,这个作品永远是林兆华导演的作品。我作为观众和晚辈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个人认为这是当代中国戏剧最好的作品之一。《白鹿原》也同样是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曹禺国际戏剧节以《茶馆》开幕,最终由《白鹿原》收尾,这也是戏剧节对北京人艺最大的认可,和对中国戏剧最大的支持。《白鹿原》这部戏几乎囊括了一部伟大戏剧作品成功的所有要素。首先,伟大的文学,有林兆华导演全情的投入,找到了非常准确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足可以充分表现文学思想,有非常好的演员和视觉设计。就像《茶馆》一样,《白鹿原》具有很完整的艺术风格的呈现。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十几台大戏已经让这里的剧场氛围沸腾了。最后的闭幕大戏,我们特别希望有更多的观众看一看有别于《茶馆》和其他所有外国戏风格的演出样式和观念。

  看完这部戏后会对文学燃起浓厚的兴趣

  □濮存昕(主演)

  《白鹿原》是非常厚重、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佼佼者。早在2003年我们就有了想法创作话剧版的《白鹿原》,最终由剧作家孟冰完成剧本改编,并得到陈忠实先生和大导的认可。2005年建组,随后去了陕西体验生活。当时我们请了秦腔、老腔、迷胡调等民间艺术家和我们一起创作。老腔艺术家一吼、木块一砸板凳、唢呐一吹,林兆华导演最终为全剧确定了表演风格。正是因为老腔,陕西话也成为该剧的表演语言。郭达老师的鹿子霖入木三分,每次上场,无不掌声雷动。我们有信心,很多观众看完这部戏之后会对文学燃起浓厚的兴趣。不到三个小时的戏剧演出对长篇小说做一个全景式的舞台展现,这很不容易。不同于电影《白鹿原》,视角不局限于小娥,在舞台视觉总监易立明先生的设计下,观众一定会对全景式的史诗背景有所感受。

  从当初的生涩到可以自信地掌握

  □郭达(主演)

  我要代表陕西人民向北京人艺致敬!濮存昕让我特别感动,你们看他的演出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台词的声调。每句台词的逻辑重音在哪儿、语调是否正确,每天都在不断地推敲。《白鹿原》在陕西人心中的分量非常之重。看完小说后我爱不释手,当得知这部作品即将改编成话剧登上舞台,我就非常期待可以在这里面有一个角色。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北京人艺合作,和许多我所敬仰的艺术家合作,演出我所热爱的一部戏,可谓三生有幸。经过三轮的演出,我对《白鹿原》这部巨著的理解愈发加深,从当初的略显生涩到现在基本可以自信地掌握这个角色,我非常期待可以把这部作品呈现给天津观众。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