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马湾印记 港考古辉煌成果

2014-07-03
来源:

   4000年前女性完整头骨出土

 
  马湾印记 港考古辉煌成果
 
  【香港商报讯】记者郑玉君报道:马湾这昔日渔村,现在广为人知的是岛上的屋苑珀丽湾及马湾公园的挪亚方舟,但在历史长河中,这些都微不足道,它最重要的,是在马湾东湾仔北出土了有4000多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历史的「马湾人」,其中一具女性头骨,出土时更十分完整,是本港迄今唯一发掘到最完整的头骨。
 
  研究岭南史前人类宝贵资料
 
  香港历史博物馆现时举行的「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其中就展出了该具女性头骨及复原像,以及遗址的一些出土物。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萧丽娟表示,马湾东湾仔北遗址为研究岭南史前人类提供宝贵资料,因此於1997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并於2001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为「中国廿一世纪一百大考古发现」之一,是目前香港考古发现中唯一获得这两项殊荣。
 
  1993年考古调查时发现遗址
 
  东湾仔北,现时已盖上高楼,但昔日这块土地却蕴藏悠久的历史遗址。1993年,资深考古学家白德博士为古物古蹟办事处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遗址。翌年进行试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墓葬。但真正进行全面发掘在1997年6月至11月进行,当年可说是一项抢救发掘,因为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决定於马湾发展大型房地产,其中会影响的地点就是东湾仔北。古物古蹟办事处遂组织了考古队,其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一支专业考古队亦应邀参与发掘,当年总发掘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
 
  19座墓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97年时,萧丽娟为古物古蹟办事处历史建筑组的馆长,虽然挖掘由其同事负责,但热爱历史的她,公余时都往马湾跑,她已记不得十多年前的自己挖掘了什麽东西,但仍记得当年情景:「当时掘鹪差不多半年,要过夏天,好热,考古真系一项好辛苦的工作,但本港及内地的挖掘人员,孜孜不倦,要同时间竞赛,当他们发掘到最那具完整头骨时,大家都好开心!」
 
  总计马湾出土了20座墓葬,19座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1座是青铜器时代早期,出土了大量文物及15副人类骸骨。经监定8副是成年人,7副是小孩,反映了当年小孩夭折率颇高。
 
  出土时头骨完整两门牙失去
 
  其中一个C7墓,有一具年约40岁的女性骸骨,她出土时头骨基本完整,但有两只门牙失去,专家发现有「拔牙」的风俗,主要是拔除上颌中一对门齿,拔牙时的年龄约在16、17岁,这与邻近的佛山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骨普通存在的拔齿风俗相似。专家估计这种风俗与「成丁」礼仪有关。这是香港目前唯一一个反映「拔牙」风俗的新石器时代的较完整头骨。此外,这具女性头骨左耳有石玦,推测是耳饰,它嘴中有较小的石玦,反映有含玉随葬风俗,而牙齿磨蚀比较严重,显示东湾仔史前成年人需要较强的牙力咀嚼,可能与他们所进食的食物粗糙有关。
 
  复原半身像显马湾人特徵
 
  萧丽娟表示,香港从未发掘过这麽完整的头骨,这是十分难得,因香港的土壤酸性很大,骨头易受侵蚀,但这具头骨有一层硷性物质作保护,令到它保持完整。
 
  而展览中有展出C7墓女性骸骨的复原像,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韩康信教授的成果,他是国内着名的体质人类学专家,对东湾仔北人骨进行整理和研究,并根据解剖学的原理,复原了史前先民一男一女半身像。经他的测量和监定,发现「马湾人」有以下种族特徵:长狭形头颅、低眼眶、短面、阔鼻、铲形上门齿,平均身高约163厘米。这些形质特点,与佛山河宕、桂林甑皮岩、福建昙石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骨相似,显示马湾先民与广东珠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居民有密切关系,同属亚洲蒙古人种,且呈现热带地区种族的特徵。
 
  贝壳边加工成锋利蚌刀
 
  展览中亦有展出C67墓的小孩陪葬品,包括石环及在头骨後枕处的虎斑贝,萧丽娟说,那石环是已发掘文物中最大的,反映小孩身份特别,其父母应在社群有地位。另一些展出的出土文物如蚌刀,在贝壳边加工成锋利的刃,可用来切割肉类如鱼肉,其用具极吻合史前人以渔猎为主的生存方式。
 
  展期 即日起至9月1日
 
  地点 香港历史博物馆专题展览厅(九龙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香港科学馆侧)
 
  开放时间 星期一及星期三至五(上午10时至下午6时)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晚上7时)逢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