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粽葉飄香端午游

2014-07-17
来源:香港商报

   端午節的格調與縱情,總會與水有關。端午節作為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很盛行。不管在汨羅江畔、台灣海峽,還是香港赤柱,在端午這一天,人們都會以「百舸競渡」或是放河燈的方式,來歡度節日。而這一節日又因各地風俗的不同,呈現出各异的精彩。奇趣,讓人想象不到……

  嘉興水上的小城記憶

  300多年前,一位羅馬尼亞人尼斯米·列司庫來到嘉興,被運河兩岸的景致深深吸引。「城市位於一條河上,城里河網密布,河岸鋪著經過雕琢的石頭,河上許多橋,船隻可在全城各處通行。」嘉興人習慣稱城市內流淌的河流為市河,這符合江南人家對河的那種情懷。如果再往前推三四十年,嘉興依然是列司庫描繪的那樣:被如網般密密麻麻的河流包裹著、環繞著、貫通著。城中的人家多數是枕河而睡,賴河而生。現如今城市里那如蛛網般的水系被梳理成條條清晰明朗的景觀河道,早先的功能蕩然無存,水鄉也只有在書畫詩歌中去回味。但這似乎并不妨礙我們沿著嘉興的老街,尋覓粽子飄香……月河老街是一片新建的水鄉建築,在這里可以找到些許江南人生活的情懷,只是造得太新了,讓游人進行時光穿梭多少有些困難。不過這終究是生活在這座城市里許許多多人記憶中的河與街。其實,月河老街是一條不到百米的街,最繁華地段也不過五十米,就坐落在城河的邊上。祖祖輩輩的人們在街上住著,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平凡而又滿足的生活。白天市河邊是最熱鬧的。女人們挽著盛滿菜的竹籃子,夾著裝滿米的竹淘簍,互相打著招呼,陸續走向河邊,為準備可口的飯菜忙碌;男人們甩著毛巾,呵斥著孩子,輕松地向河邊靠攏。辛苦了一天的人們,要讓清澈的河水蕩滌掉身上的勞累,孩子們也要在這里,盡情地釋放禁錮了一天的「自由」。女人們一邊洗菜、淘米,一邊聊著她們的私房話,不時發出陣陣爽朗的笑聲。男人們則在一旁專心洗澡、游泳,冷不丁一個猛子扎到水里,一會兒,捧上來一隻大河蚌;一會兒,摸到一條魚、一隻蝦。男人與小孩一樣,會玩得忘了時間,等到女人們大聲地喊叫自家男人和孩子的聲音此起彼伏時,他們才會戀戀不舍地回家。小街上的晚餐辰光,是孩子們又一個期盼的節目。各家都把做好的飯菜,端到門前搭好的小桌上,男人們高聲邀請鄰居過來喝口酒,嚐嚐剛摸來的河蚌,女人們熱情地夾起一塊鮮魚,放進邊走邊吃飯的孩子碗里。這時的孩子們不怕難為情,因為他們已經習以為常,只要看到喜歡吃的菜,不管誰家的,都可以去吃。趕上端午節,街上到處都瀰漫著粽子的香氣。嘉興的粽子種類雖然多,但人們最喜歡吃的還是放進桂圓或是豆沙的糯米粽,咬上一口汁水淌進米中,融到嘴里,整個人都似要化掉。吃過晚飯乘涼了,各家會把所有涼快的東西都搬出來,幾乎不擺滿了整條小街。孩子們就專找那些紅得發亮的竹榻,睡上去冰涼冰涼的,賴著不肯起來。

  西溪濕地里搖槳吶喊

  杭州西溪有個「深潭口」,位於蔣村,對於江浙一帶「斗」過龍舟的船隊們來說,每年不到這里比試比試,就好比這一年沒有戰績一般暗淡。河港縱橫、水網密布的蔣村,從明朝開始,作為龍舟賽的賽場就從未中斷過,據說乾隆下江南時就曾親自到此觀賞龍舟賽。蔣村的龍舟有三種樣式:滿天裝龍船、半天裝龍船和赤膊龍船。最豪華的滿天裝龍船,船上甚至建有牌樓,還彩繪或雕刻三國、水滸故事,現存只有蔣村鄉深潭口村石塘角自然村和蔣家兜自然村各一條。而如今龍舟賽,僅有兩條的珍貴古董船自然不夠用。所以,幾乎是當地普通一條小船安個龍頭,就可以參賽。在這里欣賞到的龍舟,可謂五花八門。西溪龍舟賽,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出人參與,而且這里比的似乎不是速度,而是比熱鬧。你看那有的龍舟很小,船上的人卻很多,划槳的10多個壯漢,還有兩個負責敲鑼打鼓,船尾再加一個舵手。載著這麼多人的小船船沿離水面只有幾厘米,比起來,恐怕速度不保,人先翻船。果不其然,每年都能見到有人被「斗」到水里去,變成落湯鸡的團隊,就要在大家的歡笑聲中想辦法把船再拖出水面,有人負責用臉盆拼命舀出船里的水,讓船尽量再浮起來,有人在水里托著船,現場分外地繁忙。而幾乎每條船上都備有水舀,看來,船在西溪賽,難免不翻船哦。端午龍舟賽對於蔣村的人來說,分外重要。據說,按照蔣村的規矩,在端午節,不論有多忙,在外有多遠,村里的男人都一定會趕回來,為賽龍舟出一分力。通過划龍舟的方式,求龍王保祐風調雨順,這可是西溪比天還要大的事。看完龍舟賽,可不要錯過最重要的一環。那就是親自上船當然不是參加比賽,而是要坐在船上品嚐一頓西溪的鮮美船菜。這可是節日里的最佳美味。西溪濕地盛產魚蝦,很多游客都是冲著時令魚鮮直奔西溪的。如果船夫直接從水中撈起的河蝦粗如拇指,你可不要驚訝。在這里,魚蝦肥美,都是尋常小事,只是享受要趁早趁鮮。船菜里的原盅甲魚、筍燒肉、蔥油螺螄、奶油鯽魚湯都是令人欲罷不能的美餚。而菜就放在一隻隻古色古香的漆器碗中,這樣人坐在船上,隨著船夫慢慢地搖櫓,水岸邊的風光就如畫般地展現在眼前,怎能不愜意?

  當美景遇到美味

  看海觀鳥品小吃

  鼓浪嶼是「建築博覽館」,許多建築有濃烈的歐陸風格,古希臘的三大柱式陶立克、愛奧尼克、科林斯各展其姿,羅馬式的圓柱,巴洛克式的浮雕……洋溢著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色彩。鼓浪嶼上小吃享有盛名:黃金香肉松店門口經常排長隊,所有的產品全都剪開大口子,讓客人先品嚐再購買。請大家睜大眼睛認清,店名是「黃金香」,下面有一頭小豬,肚子上寫著「黃勝記」這家才是正宗的。位於鼓浪嶼必經黃金地段的麻米玆店總是圍滿了人,最好吃的麻米玆是老闆剛做好的,你馬上開「啃」,吃得滿嘴黑不溜秋,然后拿起餐巾紙滿足地一擦而過珥珥龍頭北仔餅也是鼓浪嶼老店了,不過知道的人還不多。北仔餅是在一個改造過的油桶中烤制,分為鹹甜兩種口味。鹹的餅中間包有咖喱肥肉和蔥花餡。甜的餅中間包的是花生糖餡。除了已經烤好的兩種口味,還可以要求攤主加料,塞入茄汁沙丁魚罐頭肉、醃制過的酸甜蘿蔔絲、貢糖、香菜、廈門甜辣醬等。當然,還有碗仔糕、魚丸等等,就等你自己去發現了。

  古建得名趣聞「樓房」的二說?

  中國人造樓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漢代許慎《說文解字》里說:「樓,重屋也。從木,婁聲。」這說明古代的樓應該是兩層或兩層以上,從木,說明古代的樓是木樓。這里存在一個想象的空間,即古人建樓可能跟樹屋有關,特別是聯想到古代有巢氏的「構木為巢」和少數民族的吊腳樓,更讓人浮想聯翩。如果從樓的繁體字形來看,「婁」的上部是象形的,既是屋的形狀,也是女人婀娜多姿之形。樓里的女人是誰?她應該是母系社會里,掌管一個族群日常起居和繁衍后代的女主人。因此,這個「樓」字讓我們看到古代女人的地位和作用。人類逐河流而居,遠離森林。因地理條件的限制,譬如樹木稀少,樹屋也必然越來越少,而人口卻越來越多,那些曾經看星星望月亮的男人們,開始琢磨能不能將有巢氏「構木為巢」的樹屋搬到山谷或平原地帶去。於是,他們學會了砍伐樹木、運輸樹木,然后學會用這些樹木搭建「樓房」,再然后將「樓房」交給自己親愛的女人掌管。大概從這個時候開始,男人逐漸由原來的附屬地位上升到主導地位,社會也開始由母系向父系過渡。今天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少數民族的吊腳樓,它們便是古代樹屋的遺存。這也許是中國人為什麼很早就懂得建築木質樓房,而石頭壘砌的樓房卻少見的原因。由於女人在「樓」里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其職能也就發生了演變。至於后來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坐在繡樓里,養在深閨人不識,從中更能找到「父系」剿殺「母系」的影子。如果你到過一些影視城或洛陽的清明上河苑,就一定觀賞過「小姐招親、拋繡球」的場面,這小姐就曾經是中國古代的「樓」中「女」。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