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民俗拾零:古人對月亮情有獨鍾

2014-07-18
来源:香港商报

         

  月亮,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宇宙精靈,《史記天官書》云:「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神也。」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來說明四季,春屬木,夏屬火,夏秋之交屬土,秋屬金,冬屬水。秋天,月亮最明、最清晰,所以是「金之神」。古代天子春天要祭拜太陽,秋天要祭拜月亮。祭拜太陽是在早上,祭拜月亮是在晚上。人們在生活中崇拜、敬畏月亮,在文學作品中則大量描寫、詠叹月亮。以李白為例,流傳下來的900多首詩中,有320多首與月亮有關,唐宋以來沒有哪一個知名詩人或詞人沒有寫過月亮赞歌。古人對月亮情有獨鍾的原因大致有四個:一是因為月亮是離人類最近的天體,人們十分關注它;二是月亮有規律的形狀變化(上弦、下弦、月虧、月滿、月蝕、月暈等)引來人們好奇;三是月光的清和、明亮、素雅,符合中國人善良、平和、中庸、含蓄的性格;四是古代文人常常為了功名或生計,背井離鄉,辛苦輾轉,所以特別嚮往「圓」的事物,於是以月寄情,抒發感想。所以,詠月的詩詞就很多。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