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歸來》
許子東:往事歸來 魂歸來
嚴歌苓的原著《陸犯焉識》是400多頁的長篇小說,張藝謀則只選取「丈夫逃獄」的部分情節以及原作最后的30頁「妻子失憶」來拍了電影。一些人認為電影改編得不如原著小說。著名學者許子東稍早前在深圳開講時表示,以一名普通觀眾的角度,電影改編得非常好,「陳道明演得好、鞏俐演得好,那個小女生也演得好,張藝謀總之能讓我們掉泪。」
談及《歸來》這部電影的名字,許子東覺得其隱喻關系非常妙,「我讀出來的意思是丈夫歸來、老公歸來、往事歸來,往事歸來等於往事不能如烟,或者得再重一點,魂歸來。」電影英文名為Coming Home,準確的翻譯是回家,但這個家卻是回不得的。陸焉識去西北隔了幾十年以后才回來,現實當中多數老婆已經跟別人一起生活了。「不要說鞏俐演的女主角這麼漂亮,就算一般人幾十年怎麼熬得下去?總有人要關心、照顧她。所以通常Coming Home回來這個家已經是回不來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家是一個象徵,在文革時代「家」這個中國倫理卻被砸碎了。尽管英文翻譯成Coming Home,但是電影的中文名字卻不能叫「回家」,因為家沒有變,婉喻沒變,陸焉識也沒有變。「實際上文革后中國人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回家,家是一個象徵性的。所以抄家在文革當家也是一個象徵性的,抄家不一定要抄掉你的財物,抄家更主要是抄掉你的家庭倫理。」
重回現場喚醒記憶
影片中陸焉識為了喚醒婉喻的記憶,使用了「照片、彈鋼琴、到火車站去接」等各種方法,許子東笑言自己看得很投入,甚至邊看邊在替陳道明扮演的陸焉識著想,如何才能讓他的老婆不失憶:「我就在那里做觀眾,坐著傻乎乎地想,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方法不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就是重回現場。」
許子東還替張藝謀導演想了3個「重回現場」的方法:第一個方法是讓陸焉識的女兒丹丹詳詳細細地懺悔。在電影中,丹丹為了「革命」,「大義滅親」地告密,乃至犧牲親情,這是一種歷史的真實,對很多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來說,這樣的細節刻骨銘心。電影里對此有非常微妙地處理,女兒憋了很久終於說出一句,「爸爸,當初是我報告的,我出賣你。」爸爸頭都沒回只說了句:「我知道」。
許子東認為,這一筆非常精彩,它顯示了今天處理歷史的一個態度--對過去的原諒。第二個方法,就是讓戲里的方師傅出來,讓陸焉識接近方師傅搞清楚狀况,找出太太犯病的癥結所在。許子東提出的第三個方法,就是重新再還原天橋抓人的現場,讓當時主要的幾個見證人都能亮相,證明陸焉識就是婉瑜的老公。
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
許子東指出,他強調的是張藝謀這部電影的象徵意義,現在的社會有很多像婉瑜這樣的人,有一種是選擇性失憶的,也有一種是對「文革」沒有概念,完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許子東總結道:「對於那段歷史,失憶的或者是產生困惑的、產生懷疑的,這樣的人是很多的。其實在我看來,從象徵意義上來講,醫治這些問題最基本的方法,也還是重回現場。」但重回現場有風險,所以多少年來大家都采取一種淡忘、回避,讓它慢慢過去。但是如果不重回現場,風險更大。許子東說:「我引用我小時候記的據說是列寧說的一句話: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有評論認為,《歸來》以揭露的名義演繹醜惡,摧毀主流價值。但在許子東看來,《歸來》非常能體現主流價值,現在中國的主流價值就是家庭倫理的價值觀,即Coming Home。「『文革』的時候是政治倫理壓倒家庭倫理,現在是家庭倫理全面壓倒政治倫理,但被忽略掉的是職業倫理。」許子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