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佚名畫家所作之《憩寂圖》,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對於此圖題材的來歷,清代吳榮光在圖后尾紙中作有題跋,跋中指出宋蘇東坡與李伯時曾根據杜甫詩意合作《憩寂圖》,詩云:松根胡僧憩寂寞,龐眉皓首無住著。偏袒右肩露雙腳,葉裹松子僧前落。之后,宋元人仿者甚多。另清查慎行《補注東坡先生編年詩》中有:「子由詩敘云:元祐三年,子瞻、伯時為柳仲遠作《松石圖》,取杜子美詩『松根胡僧憩寂寞』四句之意,復求伯時畫此,目為《憩寂圖》。」
美術史專家認為,此畫很難說是當時對蘇李合作杜甫詩意圖的仿作,但從構思意境上的確是受到了宋代士夫畫的影響。畫幅配景簡潔,高坡草地上,半截粗壯的松干、一根伸展的松枝。坡腳下面有河道時隱時現,逶迤遠去,垂籐小草紋絲不動,營造出一種萬籟皆靜的氣氛。一隻酒葫蘆懸挂枝頭,酒酣后的和尚背倚松根、敞襟露懷,面前雜設紙筆,似睡非睡,視而不見,顯得心情松弛,得憩寂之意。衣紋的線條凝重質樸,顯示出粗布僧衣的厚實。其畫風與梁楷接近。右下角有清張篤行收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