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美陈旧能源安全观亟待更新

2014-08-26
来源:香港商报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迅速壮大,令伊拉克局势再度紧张,更给世界地缘政治与能源格局带来不确定性。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青年委员胡森林日前撰文称,伊拉克石油工业起伏跌宕的命运折射出一个事实:旧的能源安全观和地缘政治思维,是全球油气市场供需稳定的最大威胁。

 
  技术系维稳油市最大力量
 
  美国的国际关系策略和地缘政治思维受制於他的能源安全观──「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这是一种基於霸权理论和地缘政治思维的能源安全观。但石油安全最根本的保障在於石油市场的稳定。维持石油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保持稳定的价格预期,才能让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利益都得到保障。而维持石油市场供需稳定的最大力量,往往并非政治因素,而是重大技术进步。
 
  强权国藉控制石油称霸
 
  世界当前的伊拉克局势的症结则在於,强权国家通过控制石油产地进而达到控制世界政治目的,并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要求塑造国际政治体系。这种做法如不改变,类似伊拉克局势的事件还会发生。由於独特的油气自然资源禀赋,一个多世纪以来,中东一直与西方列强呈现复杂博弈关系。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在「冷战」思维主导下,美国就将中东重要产油国伊朗作为全球能源斗争的重要目标。美国为了自身石油安全和巩固全球霸权,在中东播云布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实际上长期以来(页岩革命之前)受制於其石油供应的脆弱性。外力干预加上中东内部各国和各派别的纷争,共同促成了今天的中东乱局。而无论过去抑或当下,中东油气地缘政治变迁,一直难於摆脱极其复杂的多重力量的交织博弈。旧能源安全观只有零和
 
  当前,ISIS搅动的伊局势还远未对全球石油供应形成全局影响力。这是因为︰一是,近年来,世界能源已加速「生产重心西移」进程。去年,美石油产量增加110多万桶/日。与此对照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60万桶/日;二是,随着国际石油公司力量的壮大,其在世界市场范围内配置石油资源的能力,也远非过往时代可比。早在2012年7月,欧盟对伊朗石油禁运,就曾导致人们对是否爆发石油危机担忧。但事实证明,活跃的全球能源贸易,使这种情况最终并不具备发生条件。
 
  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都更多依赖一个稳定的全球市场。能源领域很多矛盾来源於市场,很多问题也可以借助市场来解决;同时,在旧的能源安全观和地缘政治思维指导下,只有零和,没有共赢。因此,重建秩序的悖论恰恰说明,美方陈旧的能源安全观亟待更新,新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也亟待形成。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