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国企增效取决高层魄力

2014-09-23
来源:香港商报

   若仍受控政府 深度改革免谈

  国企增效取决高层魄力
 
  中国国有企业需要改革,原因不言自明。据德意志银行数据,中国约有15.5万家国有企业,其中近三分之一被中央政府持有,这些企业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来源於政府补贴。《华尔街见闻》近日综合各方观点刊文称,即使国企真的正在实行改革,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会放弃对这些经济「命脉」的掌控。包括中石化在内的大型国企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只不过是需要为分红融资,也为未来需要花费巨资的巨无霸项目腾出空间。
 
  欲藉混合所有制优胜略汰
 
  彼得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迪认为,国有企业份额收缩的原因在於其入不敷出,依然是经济增长的拖累。如果中国实施去年宣布的经济改革,特别是消除国有企业在能源领域的天生垄断地位,让市场成为资源分配的决定因素,那麽私营企业将替换国有企业。这也将允许中国维持相对高的经济增长,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领先驱动力。
 
  德意志银行表示,自去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平均每两天就会有关於国企改革和放松监管的令人瞩目的声明。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也说,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喊了近20年。即便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依然强调国企是中国经济「支柱」。德意志银行的报告指出,10到15年前的国企改革意味着私有化,或者关闭逾15万家国企。十八届三中全会并未提及私有化。但我们认为,今天的国企改革策略与当时是类似的︰改变竞争环境,并淘汰那些没有补贴就无法存活的企业。至於如何实现该目标?可以从政府提到的「资产管理」公司这里寻到答案。
 
  保留与淘汰企业界限模糊
 
  今年7月,国资委选择了6家中央企业作为改革试点企业,其中中国医药集团和中国建材入围中央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中粮和国投集团入围中央企业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这六家国企里,有四家(即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建材、新兴际华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将进行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料将像新加坡的淡马锡那样专业地管理投资组合。参照淡马锡模式,中国政府正在建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及控股企业预计会保留,并增持那些经营状况能够改善的公司,放弃那些状况难以改善的企业。
 
  尽管政府表示,要将国企分为小部分由政府继续控制的垄断企业,以及大部分逐渐出让的竞争性领域的企业,但垄断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企业与竞争领域企业间的边界正变得模糊。举例而言,尽管政府认为电讯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工信部还是向多家民营企业颁发虚拟运营商牌照。类似的,发改委在7月批准了3家民营企业建立银行的申请。而在医疗保健领域,政府计划在明年底前,将民营医院在医疗市场占比提升至20%,并放开民营医院的服务价格。
 
  管理层亟须调整经营运作
 
  资产出售并不需要将整个公司都出售。中国政府的国企改革主题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如果政府不改变对国企的控制,那麽资产出售不太可能提升国企的效率。举例来说,中石化计划出售30%的成品油零售业务,可能令其有更好的机会提升盈利能力。但仅仅通过出售加油站并不会改变中石化特许经营的模式。
 
  而关於所有制改革,一些企业已经宣布通过在公司架构下转移资产,从而使上市实体持有更多资产。今年5月中信集团通过注资中信泰富在香港实现整体上市就是最着名的例子。类似的举措提升了国企的透明度,因为相比於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远远更具体,公布频率也更高。但这是否能增强国企效率取决於管理层是否有动力做出必要的经营运作调整。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