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
央行、银监会发布的房贷新政指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发行期限较长的专项金融债券等多种措施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增加首套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投放。有媒体认为,启动房贷证券化,将撬动10万亿元资金进楼市。
不可否认,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与风险越来越大,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不稳定性与资产配置长期化、流动性变现差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最为严重。住房按揭贷款占压了大量银行资产,期限一般在5~30年,流动性非常差,导致银行信贷资产周转率极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截至2014年6月底,房地产贷款余额16.16万亿元,其中,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0.74万亿元,占比高达66.5%。
如何盘活存量呢?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选择之一,包括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MBS)。但必须注意到,MBS产生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顶层设计,没有一套缜密详细的实施方案,只能导致MBS走样,最终酿造金融风险。
MBS是个舶来品,是最早的资产证券化品种,最早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主要由美国住房专业银行及储蓄机构利用其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发行的一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其基本结构是,把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中符合一定条件的贷款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抵押贷款的集合体,利用贷款集合体定期发生的本金及利息的现金流入发行证券,并由政府机构或政府背景的金融机构对该证券进行担保。因此,美国的MBS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公共金融政策色彩的证券化商品。抵押集合体所产生的本金与利息原封不动地转移支付给MBS的投资者,因此,MBS也被称为“过手证券”。
这里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美国政府专门资助或者完全担保其信用成立了房利美、房地美等政府背景的住房抵押证券金融机构。两大机构的一般市场运作模式是:当市场衰退、信贷紧张时,他们提供债务融资,在二级市场购入按揭资产,向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当市场转好时,他们再将手中的按揭资产出售给金融机构,并获得差价收益。
也就是说,这两家机构并不直接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而是买进按揭资产或是提供信贷担保服务,通过增加资本市场流动性实现盈利。“两房”是住房贷款金融机构发放的MBS的最专业、最大购买者或者交易者。这两大机构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超过5万亿美元,占美国12万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近一半,由此可见,这两大机构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中举足轻重。这就确保了MBS的极度活跃度和无限的扩容量,就彻底激活了整个MBS市场。
对于中国来说,类似政府背景、完全由政府给其信用担保和背书的“两房”无影无踪,如何确保MBS交易的活跃度和容量的无限扩大?MBS之所以没有在国内发展起来,有监管较严的原因,市场交易活跃度极低,投资者对此产品不感兴趣,其重要原因也是没有政府资助和担保、实力强大、做实做大MBS交易的金融机构。过去,国内商业银行仅发行了三笔MBS。南方基金公司曾经在2005年购买过国开行和建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收益肯定要高于短融低于信贷,但流动性很差”。做不起来的原因有政策不持续、市场冲动消退,最主要的是中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
目前,房地产风险已经凸显出来,金融市场上高收益替代产品不少,MBS若市场定价过高,风险就显而易见,金融机构盈利空间小;如果定价过低,根本没有吸引力。
如果MBS仅限于在银行间市场交易的话,可能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银行之间达成一个相互购买对方产品的默契,以将贷款资产挪腾到表外,逃避信贷监管。
同时,MBS发育成熟的一个前提是利率完全市场化。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在完成利率市场化之后快速发展起来的。中国在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前,MBS发展的空间将是十分有限的。
笔者担心,央行此时推出MBS给出的一个导向是,力推房地产金融化。而最容易投机炒作的房地产行业过度金融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迅速推高金融风险,最终身不由己地被推向金融危机轨道。
必须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当初之所以成立“两房”,力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其目的是通过政府公共政策安排,解决居民住房融资难的问题。但令其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事实上使得美国房地产过度金融化,在2007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达到顶峰后,随即导致了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引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总之,中国式的MBS仅仅刚刚提出概念而已,路还很长,任务很艰巨,真正做起来,还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完全市场化的利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