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馬瑞芳:讓經典走向大眾

2014-11-03
来源:香港商報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馬瑞芳在講座上向聽眾介紹「藏」在《金瓶梅》與《紅樓夢》中的隱秘故事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國紅學研究會副會長馬瑞芳,因在央視的一檔熱門講座節目《百家講壇》中「趣話」《聊齋》而為國人所熟知。此后,她還出版了《趣話<紅樓夢>》、《趣話王熙鳳》、《趣話聊齋愛情》、《趣話<金瓶梅>》等一系列暢銷書,工作重點亦逐漸由學術研究轉向對大眾普及經典名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馬瑞芳表示,自己之所以執著於趣話經典,「就是要把象牙塔研究的高堂講章用當代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出來,吸引更多人去閱讀經典」。近日,她還在深圳舉辦了一場專題講座,別開生面地解讀《金瓶梅》與《紅樓夢》,點燃聽眾的閱讀興趣。講座由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虛擬大學園管理服務中心主辦,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承辦。香港商報記者 杜潔菡

  經典是民族的思想基石

  馬瑞芳和「小說」打了一輩子交道:以前是研究小說、在學校帶領年輕學者「讀」小說和自己寫小說,退休后是走出象牙塔,教更多的人讀小說,尤其是讀中國古代的經典之作。

  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幾乎一輩子都在倡導、推動經典閱讀的馬瑞芳是這樣定義「經典」的。她說:「經典,就是經過歷史大浪淘沙后的民族文化精華。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歷史影響巨大、內容歷久彌新,能反映普遍的人性及普遍的問題,由此才具備了被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傳閱、傳承下來的魅力與價值。對經典名著的閱讀,是一個發現與開掘的過程:既是對小說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發現與開掘,也是對自我潛在精神力量的發現與開掘。」

  采訪中,馬瑞芳還援引兩部國人耳熟能詳的名著為例,細述了「我們為何還需閱讀經典」。

  她表示:「一部《紅樓夢》,寫一個封建大家族的興衰史,塑造了400多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它是世界文學的奇跡。但《紅樓夢》的偉大絕不僅止於此,除了人情冷暖,你還可以從中看到建築學,看到美食、服裝,看到中國古代哲學,看到古代的詩、詞、文、賦等所有優美的文體……總之,它是方方面面的中國文化的精粹大集合。甭管你身處地球的哪一個角落,只要打開《紅樓夢》,都能感受到中國文化撲面而來。已故的美國漢學家夏志清就曾說過,『中國如果沒有《紅樓夢》,將無法面對西方學者』。讀者若錯過《紅樓夢》這樣的不朽名著,會不會遺憾?」

  《金瓶梅》可帶給中紀委啟示

  另一部被視為「淫書」、「禁書」的古代小說《金瓶梅》也在馬瑞芳的「薦讀經典」名單上。她告訴記者:「《金瓶梅》是一部描寫蕓蕓眾生、滾滾紅塵的小說,把一群社會渣滓刻畫得入木三分。魯迅先生說『同時說部,無以上之』,同時期小說沒有比過《金瓶梅》的。但西門慶的文學形象長期被定格為色狼、淫棍,那其實是片面的解讀。如果你用心去讀這部小說,便會發現,西門慶是個大能人,只用了六年的時間,便從一個本銀五千兩的小販發展成為官場、商場都混得如魚得水的權貴,坐擁十萬兩財富和一群嬌妻美妾。他的發跡史清清楚楚地寫出了他如何利用和操縱官場要人,如何將權力變成無本萬利的發財工具,甚至包括如何平衡與不同女人的關系……我個人認為,西門慶是古代小說最成功、最精彩、最特殊的人物之一,他現在還活在大江南北、活在進了監獄的諸多貪官身上,而且,這些現代西門慶的身邊,也一定跟著一個潘金蓮。所以,應該鼓勵人們讀《金瓶梅》,最起碼,中紀委的人應該讀,應該以西門慶為「樣本」,剖析和了解一個貪官的腐化過程。」

  一粒沙中看世界

  馬瑞芳說,研究古代小說有助於她的創作,因為,曹雪芹、蒲松齡、莎士比亞都是她的老師;反過來,寫小說又給了她一個研究古代小說的獨特視角,因為,小說創作離不開大量的細節描寫,她讀別人寫的小說時都會格外注重細枝末節,以從中挖掘「微言大義」。

  掌握了把創作和研究這「兩隻兔子」趕到一條道上的「秘技」之后,馬瑞芳也就找到了一條「好玩」的普及經典的路徑。比如,西門慶別在頭上的一隻簪子,常人讀來多不以為意,但她卻會告訴你,這隻簪子經常更換,有時是潘金蓮送的金頭銀簪,有時是孟玉樓送的油金簪,有時是李瓶兒送的名貴宮樣金簪,它既是西門慶一段時間內「性趣」所在的標誌物,也是幾個女人不同身世的體現,背后更有一串明爭暗斗、陷害算計的孽債。

  著名紅學家蔡義江評價馬瑞芳時說道:「她似乎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低,像個導游,只把《紅樓夢》《金瓶梅》中『好玩』有趣的事情講給你聽,把旖旎『好玩』的風光指給你看,而不做過多評價,從讀者出發設想問題,答疑解惑,金針度人,卻絕不武斷地替別人拍板決定看什麼、不看什麼,只引導你自己去觀覽勝境。幽默生動的解讀,大大縮短了古代經典與現代社會之間的距離。」

  普及經典應深入淺出

  可是,并非所有的學者都能欣賞和接受以「趣話」的形式解讀經典,馬瑞芳的「趣話」系列推出后,就曾遭到「沒學問」的批評。她在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就連她自己也曾擔心過「趣話」會讓自己看起來很沒學問。

  「當初答應上電視講《聊齋》時,是打算把自己近30年潛心研究的學術成果全部『塞』進講稿中,可欄目編導說,講成學術報告會影響收視率,最好能同時「保持學術水準和引發讀者興趣」,所以最后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需要繁瑣考證的經典背景和內涵講出來,把經典對當下人生的啟示和意義講出來。」馬瑞芳說,講座開播后,很多人對《聊齋》燃起了興趣,甚至蒲松齡故居都從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上升到國家級文保單位。

  通過長達10年的實踐,馬瑞芳總結出的經驗是,要向公眾普及文學經典,「深入淺出」是必須的方式。所謂的深入,是指講者要有某一領域的紮實學術功底,淺出是指能以一種通俗化、娛樂化的形式引發公眾對文學經典、傳統文化的興趣。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學者來做通俗化的工作。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