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防止存款流失,銀行發行長期理財產品,一方面能以長期產品的價格優勢留住客戶,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客戶的粘度。
目前,銀行理財市場整體走勢平穩,根據普益財富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近期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期限有拉長的趨勢。2013年,投資期限在3個月以上的理財產品占比長期維持在40%以下,而從今年年中開始,占比始終保持在40%以上,且連續3個月呈現上升的態勢,與年初相比漲幅達10個百分點。
普益財富研究員牟鑫分析指出,銀行貨幣市場間寬松的資金流動性降低了銀行發行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意愿,觀察近期的銀行間利率shibor走勢可以發現,一個月shibor利率自10月以來始終穩定在4%以下。然而,為了防止存款流失,銀行發行長期理財產品,一方面能以長期產品的價格優勢留住客戶,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客戶的粘度。
此外,2014年7月14日銀監會發布的“35號文”為實現銀行理財回歸資產管理業務提出多項規定,其中明確指出“理財產品之間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調節收益”。在監管層的約束下,銀行理財產品以資金池方式相互交易、調節收益,實現期限錯配與資金錯配的運作方式受到抑制。牟鑫表示,“銀行難以通過滾動發行短期理財產品配置長期資產來實現期限錯配溢價,因而部分轉向發行長期產品。”
有關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存續期日趨拉長。11月份發行的理財產品平均存續期為124天,而8月、9月、10月的產品平均存續期為115天、119天、118天。相較年初1月、2月產品平均存續期僅為109天、108天,顯然近期產品平均存續期延長超過10天以上。
在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延長的背景下,銀行理財收益率今年也出現階梯式下滑。數據顯示,11月份發行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5.09%,而今年1月、2月發行產品的收益率達到5.8%、5.63%,二、三季度發行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5.25%和5.17%。
進入四季度,監管層出臺的存款偏離度監管措施進一步影響了銀行理財業務的產品設計,不少銀行開始力推保本型的存款類理財產品,此類產品可作為表內存款業務,保本型產品規模可能會有所擴張。牟鑫表示,對于銀行來說,保本型產品的理財資金從發行開始日至到期清算日都被算作銀行存款,因此,銀行擴大保本型產品規模,同時拉長該類產品的投資期限,起到穩定日均存款的作用,并能有效規避月末存款偏離度對銀行的約束。
行業人士分析稱,其實無論理財產品存續期“變”長與否,投資者購買產品時都需要重點考慮三大要點,一是收益率和期限的性價比,二是和資金需求匹配度,三是未來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趨勢。牟鑫明確表示,今年10月,央行為平滑市場資金流動性,定向投放了數千億元資金,預測充裕的貨幣市場資金流動性將保持至年底,理財收益受此影響不會出現明顯走高,建議投資者選擇投資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來鎖定收益。
不過,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要注意絕大部分產品不能提前贖回。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比較固定,以7天、14天、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期居多。如果投資者3個月后和5個月后均需使用資金,可以采取“3個月+1個月+1個月”的模式購買理財產品。如果資金流動性要求高,則可選擇開放式滾動型理財產品,如工商銀行的“靈通快線”、中國銀行的“日積月累”、深圳發展銀行的“周添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