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王安忆在华中科大给该校中文专业学生完整讲了一节课,以“小说的世界”为题,从小说存在的理由,谈到小说的语言、小说如何讲故事。
互动环节,有同学提到《长恨歌》中王琦瑶之死为何那么“难堪”,作家班能否培养出作家等广受关注的问题,她一一给出了回答。
被问及写作计划时,王安忆说,她是那种很慢的写作者,目前在写一个长篇;写什么,什么时候出来,暂时保密。
作家不靠大学培养
许多人质疑大学能否培养出作家来,王安忆坦承,她也不相信大学能培养出作家,作家需要天分,不靠大学培养。但上作家班是会有价值的,比如说一直在做生意的老板,一直在做IT的人,上了作家班,他会觉得生活更有意思一些,除了赚钱,生活还有许多其他的层面。
王安忆说,小说就是很人间气、很烟火气的,但又不是说小说一味只反映市井百态,理想不重要了。“写作者就是因为对现实不满意,心中有一个理想的生活图景,才去写作。理想寓于小说故事中,是从现实生活逻辑的惯性起飞的。小说除了反映生活是怎样,当然也要反映生活该怎样。”
每天能读20万字
王安忆说,至今她保留了大量阅读的习惯,几乎可以做到每天读20万字,“我的眼睛需要文字来喂饱,没有文字我会发慌”。
她说,读小说要有准备,在大量阅读基础上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是要对文字有理解力和想象力才好做的事。但写作并非要有很厚的积累,“如何看待你的生活,把它纳入到你的认知中来,有时比生活积累本身更重要。许多大学生喜欢孤立地去写一段校园爱情,就是把自己从生活中脱离出来,是在看待自己生活的方面太局限,不是自己经历的事少了”。
王琦瑶只能这样死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里,女主人公王琦瑶最终被人谋财掐死。有学生问起,为何她要设计那样一个不完美的结尾?王安忆回答,很多人提过类似的问题,有人说这样让王琦瑶死得很“难堪”,她不这么看。“王琦瑶这个结局,是人物性格与命运走向的使然,这样很世俗、很无常的生命戛然而止,是故事发展的惯性,是没法改的,它应该是最能触动人心的处理。”
她也不认为《长恨歌》有太多的地域特征,她更关心具体的人物与命运。
对于王琦瑶时代以后的上海和上海人,王安忆说,这个城市移民更多了,满大街都听不到上海话。上海在发展,但她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她不对这个城市的发展负责,她不去关心宏观的整体的上海,她更关心具体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