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9

禪意審美之佛教樂舞

2014-11-17
来源:香港商报

  藉舞蹈表達供養三寶誠心

  禪意審美之佛教樂舞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之一,上古時代,民智未開,往往以請巫師藉祝禱儀式來祭神娛神,禳災祈福;群居的部落也在參與祭典舞蹈中增加共識,凝聚力量。當人類文明日益發達之后,舞蹈逐漸從宗教氣氛中脫離出來,變成自我娛樂、紓解壓力、交誼聯絡、表達感情的活動之一。而佛教樂舞是中國古代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藝術上占有一席之地,佛教不但提升了樂舞藝術境界,而且以其悅耳的音聲、優美的手印、舞姿傳遞心靈的語言,廣收寓教於樂的效果,對於净化人心貢獻良多。

  直心修持具體的表現方式

  從諸經律中,就可以看出舞蹈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華嚴經》記載,佛陀在證悟菩提的最初三七日中,曾勉勵諸大菩薩應學習歌舞伎藝,并以之作為度生的方便;《悲華經》記載,佛陀說完修持一切行門的十種方法之后,欲界諸天心開意解,以種種歌舞來表達心中的法喜,凡此都說明佛教舞蹈不同凡響的殊勝性質。

  佛教藉舞蹈來表達供養三寶的誠心:發自內心的尊重禮贊,往往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表達,所以在佛經里,經常看到佛弟子們以最直接的肢體語言舞蹈,供養三寶,像《楞伽經》中,羅婆龍那夜叉王為恭迎佛陀前往楞伽大城說法,親自率領眷屬手持眾寶樂器表演歌舞;中國唐朝玄奘大師西行求法,東印度鳩摩羅王親率群臣迎接玄奘大師入宮,每日作伎樂,奉佳餚,凡此都是在表達對三寶的虔誠恭敬。

  佛教藉舞蹈來表達鼓舞勉勵的心意,大乘佛教富含人間性格,甚至以歌舞來作為鼓勵的方式。例如《法華經》中,大通智勝王佛久坐道場,斷除煩惱,但佛法不現在前,諸天龍神即以香花、伎樂不斷鼓勵,達十小劫之久,直到大通智勝王佛成就菩提為止。這種給人信心,勉勵助成的精神,在其他舞蹈文化中鮮有所見。佛教藉舞蹈來表達聞法歡喜的感受,聞法歡喜時踴躍赞叹、手舞足蹈的表現,能令周圍的人同感欣悅,共入佛道,可說是直心修持最具體的表現方式。像《悲華經》中,佛陀說完修持一切行門的十種方法之后,欲界諸天心開意解,遂以種種歌舞來表達心中的法喜。這種情境即使在2600年后的現代人讀起來,仍能感受到他們無比喜悅的心情,進而激發慕道之心。

  歷代壁畫目睹飛天姿態

  中國舞蹈自佛教傳來之后,從中吸收了許多精華。從敦煌、雲崗、龍門等石窟中歷代的壁畫、雕刻,目睹飛天千姿百態、飄逸優雅的身形,就可見其端倪。史書中,對於佛教舞蹈的描述更是令人目不暇給,例如《洛陽伽藍記》里,記載南北朝時佛教在節慶時舉行樂舞的盛况:「景明寺在八日節中,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景興寺「飛天伎樂,望之雲表」,「舞袖徐轉,絲竹寥亮,諸妙入神」。

  隋唐時代,佛寺除了繼承南北朝時代民俗歌舞的活動之外,還舉辦廟會、戲場,將各種民間流行的節目均匯集於此,而宮廷中所流行的天竺樂、龜茲樂、西涼樂、胡旋舞等都是隨著佛教傳來的舞蹈,后來成為中國的民族舞蹈。

  宋金時期的戲曲,以歌舞表演為主干,其中「目連戲」廣受歡迎。元朝帝王崇信佛教,宮廷中的「十六天魔舞」是專門用來贊佛的樂舞,此外,隊舞中還有「說法隊」,表演者有的扮演成佛教僧侶,有的扮演成佛菩薩,有的扮演成大金剛,佛教氣氛濃厚。

  梵音樂舞

  步上世界舞台

  西藏的喇嘛教融和當地習俗而形成的儀式舞蹈,多用於供養諸佛、祈禱延壽、奠基典禮、祭祀禳災、祛除惡鬼,俗稱「跳鬼」,據說是為了紀念9世紀頃吉祥金剛藉表演舞蹈殺死惡王朗達磨的大無畏精神,后來成為喇嘛教的法會儀式之一。接著又傳到蒙古,稱為「查瑪」或「打鬼舞」,在每年正月期間舉行,大家視為保祐平安的象徵。此外,還有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在布達拉宮山后的龍王塘表演的「囊瑪」,最早只是吟唱達賴喇嘛六世的詩偈,達賴喇嘛八世時才加入歌舞。

  在日本,經印度、西域、中國、韓國傳入的佛教樂舞,經常用在佛教儀式、供養、布教上,從而發展出一套獨特的佛教樂舞,例如,伎樂乃推古朝從百濟傳入的無言假面樂舞,聖德太子以之為佛教樂舞加以鼓勵;舞樂是傳自中國的雅樂,改作於平安時代。聖武朝,印度婆羅門僧菩提仙那與林邑僧哲至日本,傳授源於印度的「林邑八樂」,內容皆取材自佛教。

  佛教不但豐富樂舞藝術的內涵,提升了樂舞藝術境界,而且以其悅耳的音聲、優美的手印、舞姿傳遞心靈的語言,廣收寓教於樂的效果,對於净化人心貢獻良多。今天是一個有音聲、有色彩的時代,自從梵音樂舞表演步上世界舞台之后,佛教樂舞備受國際人士重視,佛教界今后除大力推廣佛教舞蹈之外,再加強創作精神,以因應不同眾生的需要。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