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濟群法師以佛法點燃智慧心燈

2014-12-08
来源:香港商報

  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溈仰宗第十代傳人釋濟群法師此前曾言,弘法是出家人職責所在,也是社會的需要。因此,他的佛學課不只是講給僧伽聽,也時常走進大學及社會各界,講給許多想了解佛法的人聽。法師發現,這幾年對佛法感興趣的企業家越來越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嘗試從中汲取思想資源,培育和諧清凈、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二是企業家個體尋求精神皈依之所需,因為,做人是一項無法辭職、無法轉交的終身事業,人人都有需要找一條使人生更圓滿、平順的路徑。為此,濟群法師近日應廣東省禪宗文化研究基地、菩提樹下EMBA聯盟禪友會之邀在廣州舉辦公益講座,以博大精深的佛法智慧為企業家群體指點迷津,以使他們能夠不斷優化自己的心性結構,從而實現經營就是修行、商場就是道場,成就解脫自在的人生。香港商報記者杜潔菡李芳

  懂得接納無常才能感知「幸福」

  富有卻不覺得自己幸福,據說是中國企業家群體的一個普遍狀態。濟群法師指出,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幸福的認知有偏差,簡單地把財富等同於幸福。然而,人的生活涉及方方面面,財富之外,還有家庭、健康、心態等許多因素會左右著一個人對「幸福」的感知。

  他認為,有五種能力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幸福。

  首先是接納無常、接納不幸的能力。大部分人的幸福觀是建立在順境的基礎上的,一旦遇到有悖期待的事情便會陷入極大的苦惱。在佛教的觀念里,人生充滿變化,這就需要人們具備接納無常、接納不幸的意識和能力,要認識到逆境是一種提醒,并學會在逆境中冷靜、成長。

  其次,是要認識到幸福是一種福報,以及具備知足的能力。前者需要人們在平日注重培植福田,了知因果。后者則是要使人認識到,慾望過大、需求過多,就會落入生存成本越高,幸福的成本也越高的窠臼。

  再次,是要學會用積極正向的思維看待問題。從佛教角度來說,「積極正向的思維模式」不僅要求人們樂觀處世,還要求人們學會智慧地關照、審視一切。一個人若帶著仇恨心、對立心生活,他看到的都會是敵人,每天給自己制造麻煩;只有帶著慈悲心看世界,才比較容易看到其他人的友好。正所謂:慈悲沒有敵人,智慧沒有煩惱。

  最后一點,是要有良好的心態。因為,心是幸福的源頭,也是煩惱的源頭,苦和樂都是內心的感受,環境只是輔助因素。有良好的心態,才容易獲得幸福。

  減少社會依賴性方可靜心

  缺乏安全感、難以靜心,是企業家們普遍面臨的另一種情緒困境。濟群法師認為,其中既有社會的因素,也有個人內心的因素。

  他說:「當下是全球化時代,能夠影響國人生活的因素非常多,例如,發生在遙遠美國的金融危機也會對中國的市場、政策動向造成沖擊,加上各種天災人禍、頻發的街頭暴力沖突,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人很容易陷入焦慮。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對社會的依賴太多,尤其在精神上過度地以社會認可的財富觀、成功觀來評估自己,多一分在意便多一分困擾,不獨立的內心最終難以克服不安全感。」

  法師提到,一部《金剛經》,講的都是人應當如何降服內心的躁動、迷惑、煩惱,以獲得「涅槃寂靜」,那是一種發自內心而非來自外在的安靜,它可以散發出無量無邊的歡喜;《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禪宗六祖惠能法師也在《法寶壇經》中開示「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意思是人的心因為煩惱、妄想太多,將其本來清凈的一面遮蔽了,心若清凈便是菩提自性,由此便直了成佛,講得再明白不過了。總之,佛法為世人提供了一條最直接、最簡明的安心之道,他告訴人們要覺知、要覺醒,要能夠知道自己、了解自己,從清凈的內心中生發出一種自我拯救的能力。

  如何將佛法中的智慧運用到現實,濟群法師提到了禪修的辦法,在禪修中觀照自己內心的每一個念頭、每一種情緒,只有看清楚「人對外部世界的期待越大越多,接受世事無常變化的能力便越弱,安全感也就越低」的真相,才能增強內心的獨立性、減少對外界的依賴性。

  個人是道德的最大受益者

  身為企業家,難免會遇到商業利益與道德規範發生沖突的情形,例如,要不要遵照商場、官場的所謂潛規則行事?眼前的利益和對自我的道德要求之間,如何取舍?遵守道德和我的人生有什麼關系?道德的價值何在?這些都是企業家常有的困惑。

  針對上述問題,濟群法師提到了佛教中的「業」的概念。他指出,業就是指人們的行為,像人們熟知的農業、商業等名詞中的業,就是指發生在這些領域的行為。世俗社會常以人的種族、血統、職業、財富來劃定人的等級,佛教卻是以人的行為來評判一個人的存在,行為處在高尚狀態的就是高尚的人,行為處在罪惡狀態的就是低級的人。同時,佛教把生命看成是無盡的積累,人格就是長時間的行為積累,一個人的心念若是不斷重復,便會形成強大的力量,從而造就不同的人格。正向力量形成健康的人格,負面力量形成不善的人格,這就是道德和人生的關系。

  企業家要想在經營生意的過程中不造惡業,就得重視道德的力量,這是一種比遵守法律更高的行為準則,因為,人可以鑽法律的空子、在法律面前會有僥幸心理,只有以非外在的道德眼光審視自己的行為,人才能自覺自省、止惡揚善,實現人生的精神追求,此為道德內在的價值與意義;而外化則可獲得社會的尊重,使企業的經營長青。所以說,個人是道德最大的受益者,整個社會是間接受益。

  「成功」包含做人做事兩重目標

  累是時代的通病,企業家群體也概莫能外,甚至可算是「重患者」。濟群法師說,很多企業家雖然事業有成,可總說自己身心俱疲,還是會覺得自己同沒錢沒事業時一樣缺乏安全感。於是,就有不少人在追問,到底何為成功?

  濟群法師開示說:「現代人眼中的成功,往往立足於事業、財富、地位等,這是從做事的客觀結果來考核,忽略了做人的方面。在我看來,真正的成功應當包含做事和做人兩個方面,不可分割。」

  他指出,世間拼命追求所謂成功的人,除了滿足生存之需外,基本上都是在為三種感覺打工,即自我的重要感、自我的優越感和自我的主宰感;而維護上述三種感覺,同樣是一件辛苦的事,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最重要、最優越。將成功建立在此等基礎上,結果必然是身心俱疲、沒有安全感。這都是佛教所說的「我執」。單純追求做事成功,往往會被我執利用;忽略做人的成功,往往會急功近利、沒有原則。一個人若不能看破輪回的虛幻假相,而是沉迷其中,把暫時當作永久,忽略生命的真正意義。

  佛教倡導世人通過修行最終成就活菩薩。要如何達成這個目標,法師提出了幾點建議:在做事方面,要有信仰或崇高的精神追求,能遵守道德規範;有正當職業,合法經營,生財有道;要以佛法智慧指導人生,在積極做事的同時,保持不黏著的心態,順境心不累,逆境能超然。在做人方面,要有健康的身心,沒有身體健康,則無能力享受物質財富,沒有心理健康,便無法感知快樂;要注重家庭和諧,關注子女教育。此外,還要培養利他心,參與公益事業,通過施行慈悲善舉弱化我執,增長福報。他特別強調,踐行上述建議,是一名優秀企業家應該具備的素養。

  濟群法師

  1984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隨后至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參學任教。多年來,教書育人,學修并重,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并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長期從事唯識、戒律的研究及講授。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