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中幡 古老的民間藝術

2014-11-09
来源:香港商報

  中國北方的中幡是體育與娛樂、力量與技巧結合的傳統體育項目。該項目流傳久遠,備受回族、滿族和蒙古族群眾的喜愛。

  據史料記載,中幡起源於唐、宋年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幡早年叫「大督旗」,又叫「大執式」,用於軍隊的儀仗、指揮等;后來傳到民間,經過演變成現在的中幡。中幡起源於皇室儀仗隊的旗桿,后演變成民間廟會中的表演節目。

  歷史上,天橋「寶三」的中幡和摔跤最有名,而「寶三」的中幡絕活僅有一個傳人--付順祿,付順祿又將中幡的看家絕技傳給兒子付文友和付文剛。

  中幡原名大執事,源於明、清兩代帝王儀仗隊行軍、打獵時王旗的旗桿。在行軍或打獵休息期間,旗手們為給皇上解悶,揮舞耍動大旗以博皇上歡心,鼓舞三軍斗志。清乾隆年間,將原龍旗桿上加上傘,耍起來更是好看。后來加傘的大旗桿被皇宮用做迎接外交使者的儀仗隊,顯得更加威武莊重,故名大執事。皇宮里每年耍大執事,慶祝重要慶典。

  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長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頂懸掛著標旗,旗的正面繡有祝福語句和吉祥圖案,反面有時繡上表演團體的名稱。中幡分為單練、雙人對練和集體練,動作有50多個。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十餘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

  朝佛、慶典等必備項目

  幡旗形制壯麗,標題清晰,常常用於儀仗活動。旗手耍弄幡旗,能盡顯武勇與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慶典等走會活動的必備項目。走會中各個團體都有自己的標旗,競相演練耍幡高招絕技,逐漸形成頗具特色的雜技節目。

  耍中幡,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記載。清《百戲竹枝詞》記載:「幡為四五尺高,上懸鈴鋒,健兒數輩舞之,指揮甚如意,佐以金鼓聲,觀者如堵牆焉。」

  清代乾隆年間,將原龍旗桿上加上傘,耍起來更是好看。后來加傘的大旗桿被皇宮用做迎接外交使者的儀仗隊,顯得更加威武莊重,故又名大執事。皇宮里每年耍大執事,慶祝重要慶典。乾隆年間中幡會屬於鑲黃旗佐領管轄,屬內八檔會之一,受過皇封,盛極一時。

  對中幡的發展起重要作用的要屬王小辮。當時中國各地都有中幡表演,但是表演形式各不相同。到了清朝末年,天橋老藝人王小辮從宮中耍執事的哥哥處學得此藝,并將大執事改名中幡,變成賣藝性質的表演傳入民間。后來又收寶善林為徒,將一身絕技傳與寶三。清末民初,八旗子弟為謀生計中幡紛紛到天橋市場賣藝,其中由沈三(沈友三)、寶三(寶善林)、張狗子(張文山)等率眾表演的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紅火、最火爆、最受歡迎的項目。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