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6

省會"一把手"頻頻落馬背後的原因

2015-01-07
来源:新华网

  原標題:權力無邊際:省會"一把手"頻頻落馬背後的原因

  2015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中紀委就公佈了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被調查的消息,這是今年首個被查的省部級官員,也是十八大以來第六位落馬的省會城市黨委“一把手”。

  梳理一下十八大以後省會城市黨政“一把手”落馬情況發現,31個省會在兩年之內,已有南京市市長季建業、貴陽市委書記廖少華、西寧市委書記毛小兵、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昆明市委書記張田欣、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呼和浩特市市長湯愛、濟南市委書記王敏、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共9位書記或市長(按落馬時間排序)落馬,其中萬慶良、陳川平和王敏均為十八大中央候補委員,廖少華、毛小兵、萬慶良、張田欣、陳川平、王敏和楊衛澤均為省委常委。

  省會“一把手”如此密集落馬與中紀委的高壓反腐是分不開的。據媒體統計,中紀委2014年首輪巡視在3省份查“一把手”案471件,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後,許多地廳級的市委書記和市長落馬。上面列舉的9名省會城市黨政第一把手,6名是2014年6月份以後落馬的。這說明,“一把手”,尤其是省會城市的“一把手”,成為中紀委最為關注的對象。

  作為省會城市黨政“一把手”,他們對地方發展肩負著特殊的責任,甚至今後很大一部分人都將進入國家更高級別領導人隊伍中,他們的喜好、作風、品德,對所在地政治生態的影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陷入腐敗泥潭?他們應如何履行“領頭羊”作用?

  首先,省會城市是每個省的經濟、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也是容易出“政績”的地方。另外,省城的基礎建設、房地產等更是最容易導致腐敗的產業鏈條。作為“一把手”,他們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可以直接尋租的資源和面對的“誘惑”必然很大。南京市市長季建業為了凸顯政績,大搞暴力拆遷、指定親友承包工程;西寧市委書記毛小兵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額賄賂。

  其次,“一把手”用人一言堂、決策一張紙、花錢一支筆,這是不少地方都存在的問題。幹部的任免權、單位的財政權、職員的調動權,幾乎都由一把手說了算,儼然“割據一方的諸侯”,並且在當地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所以一旦落馬,就會形成腐敗“窩案”。像貴陽市委書記廖少華,黔東南的幹部這樣評價他,“進入他圈子的人,往往破格提拔,哪怕上面有不同意見,他都會努力爭取,甚至找機會為此人創造政績;沒進他圈子的人,就是不用。”廖少華落馬後,黔東南州8位重要幹部相繼落馬。在落馬的8人當中,6人曾在廖主政黔東南州期間長期擔任轄下縣市一把手。

  最後,違紀違法往往伴隨道德敗壞,“一把手”帶頭腐化墮落影響更加惡劣。比如青海省委原常委、西寧市委原書記毛小兵,“通姦”成為被查出的問題之一;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曾經多次出入位於白雲山上的四大豪華“私人會所”,有的會所被一酒樓老闆以每年95萬元的租金包下,專門用來招待萬慶良等人。

  “作風問題從來都不是單一的,總是與濫用權力捆綁在一起。”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張緊跟說。

  落馬的省會主官,都曾是幹才良將。他們的密集落馬為廣大幹部敲響了警鐘。他們之所以晚節不保或中道崩落,除了個人私欲膨脹、權力過於集中之外,黨內監督機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

  我國對黨政部門以及黨政“一把手”的權力,在其“權重”、“權值”、“權規”、“權界”等方面,都有規定。但這些規定只是原則性的,還不夠具體明細。這就造成當前黨政“一把手”的權力在範圍、界限方面,事實上存在著模糊地帶,容易產生真空、盲區,導致權力運行中實際上的過分集中。絕對的特權,必將導致絕對的腐敗。

  最近,全國不少地方紛紛出臺了條例規定,對“一把手”進行分權、限權,這種分權、限權不是把原來屬於“一把手”的權力改為交給“二把手”、“三把手”或者某幾個人,而是對“一把手”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這“三權”方面的總體考量和頂層設計。

  同時也要看到,科學的權力配置固然重要,規範的權力運行同樣不可或缺。權力無論分給誰,如果缺少相應的監督,都可能產生腐敗。換句話說,如果缺少相關的制度配套,那麼權力分解也可能會導致“腐敗下沉”,按下葫蘆起了瓢。

  另外,中紀委此前提出的“一案雙查”制度將有效破解地方黨委和紀委在反腐工作上的消極不作為,為他們戴上“緊箍咒”。

  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從源頭立法,約束“一把手”的權力,實現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裡,使“能人”官員既不敢腐、也不能腐,積極營造廉潔從政的良好環境。(記者 盧俊宇)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