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奶農“倒奶”若還不算經濟危機那算什么?

2015-01-19
来源:觀察者網

  去年下半年以來,在國際奶價下降、進口奶粉沖擊和國內乳品消費不振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許多地區出現了因賣奶困難,引起奶農“倒奶”甚至“殺牛”的現象。這種“倒奶殺牛”的現象,其實前些年也在有的地方出現過,關注的人並不多,但最近卻引起了廣泛的重視,一是因為倒奶的地區相比以往范圍要廣、程度要深;二是因為有人聲稱,“倒奶”現象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表現,從而引起了對當前中國經濟狀況甚至中國道路的爭論。

  有人“驚呼”,美國“農場主倒奶”這種資本主義的特色今天竟然進入了我們的社會主義。還有人認為,這就是那個傳說中的資本主義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的現實演繹,中國已經身陷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中。也有人出面辯駁說,“倒奶”與經濟危機無關。

  中國有句古話叫,不為良相即為良醫。它表明對於政治經濟現象認識與診斷疾病有類似之處,都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肺炎會引起發燒,但發燒的並不都是肺炎。同樣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曾使得美國資本家把大量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但並非只有經濟危機才會引發這種倒奶現象。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會在很多商品的生產上,交替引起供給不足與供給過剩的現象。當出現全面的生產過剩時,就會發生經濟危機,而在只是局部的供給過剩時,經濟危機並不爆發,但處於局部供給過剩狀態的商品仍然可能會出現倒奶這樣的部分銷毀現象。例如,有時我們會看到一些地方出現蔬菜集中上市,銷路不暢,菜價暴跌,導致蔬菜直接爛在地裏無人采收的現象。

  那么,這次大面積發生的“倒奶”現象是否意味著中國已經身陷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之中呢?它與經濟危機到底有沒有關系呢?對此,我們首先要對經濟危機作個界定。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即便中國自身沒有發生經濟危機,但如果世界主要國家正處於經濟危機之中,中國已然被世界經濟危機所包圍,並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是不能說中國完全沒有身陷經濟危機的,也不能說中國受到世界經濟危機影響的領域所發生的現象完全與經濟危機無關。

  由此,我們說,最近這一次國內出現的“倒奶”事件並不是一次簡單的國內奶業在市場經濟競爭下的一種行業陣痛期現象,而是與國際經濟危機有關的一種現象。正是因為2008年世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經濟危機,而且直到今日仍未步出經濟蕭條,造成世界奶業嚴重生產過剩,國際奶價下跌,使得中國成為國外過剩奶粉的傾銷地,進而嚴重沖擊中國國內奶業生產,這才引起了大面積的倒奶現象。這一現象不代表中國發生了經濟危機,但也不能說與經濟危機無關。

  既然發燒了,雖然不是肺炎,但也得治,只是不能按肺炎來治,而是要對症下藥。首先是隔離致病源,其次是使病人得到休養,再服用相關藥物。當前,農業部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協調乳品企業增加收購、啟動奶業生產監測、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全力以赴處理賣奶難,保護奶農利益,穩定奶業生產。這只是使病人得到休養的措施,對於徹底解決問題還是很不夠的。

  其實,就隔離致病源來說,應當要求展開國外奶制品進口的反傾銷調查,限制或延緩國外奶制品的大量進口,回升國內奶制品價格,為處理賣奶難贏得較為充裕的時間。

  而就服用相關藥物而言,有關方面必須認識到,除非具有壟斷性和高智力特征,否則類似傳統小農經濟的小微生產方式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只能是一個弱不禁風的扶不起的阿鬥。因此,要徹底解決奶農“倒奶殺牛”的問題,首先要消滅奶農身份,使奶農轉變為奶業合作社社員或奶企自身所有的養殖場的員工,增強其抗風險的能力。其次,當前中國人的奶制品攝入量是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奶制品市場混亂,還原奶冒充鮮奶的問題仍然存在,奶制品中雌激素和抗生素的含量令人質疑,使很多消費者不敢消費奶制品。對此,政府應當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加強奶業生產質量的監督和檢測,並及時向公眾反饋,嚴防類似“三聚氰胺”事件的發生,消除奶制品市場的混亂,使公眾能夠放心地購買國產奶制品,這樣中國國產的牛奶就有可能從目前的暫時供給過剩,轉變為供給相對不足。(作者:餘斌)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