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0

絲路上遷徙的月氏族

2015-01-26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從絲綢之路起點長安西面的開遠門出發,進入甘肅境內西行,抵達甘肅境西端的古陽關或者玉門關這段全程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東段。絲路東段有北線、中線和南線之分,三條路線都在河西走廊會合,河西走廊因而成為交通樞紐。

  河西走廊是「東西方文明的橋梁」

  河西走廊與其北面「居延道」、南面的「青海道」(稱「羌中道」),與在張騫「鑿空」之前就已存在的草原絲路相比,在海上絲路興起之前,始終是絲綢之路的主干道。因為其農業經濟比較發達。

  漢朝政府自擊敗占據河西走廊數十年的匈奴奴隸主貴族勢力,設立河西四郡以來,即開始了對河西走廊的經營治理。實行移民實邊,興辦屯田。初期屯田的目的主要是為解決自身的軍糧供給,并供應來往行人,后來逐漸發展農村和城鎮,成為新型的農業區,西漢時期在河西地區屯田的人數,共計數百萬。政府很重視興修水利灌溉,經常以數萬、數十萬的勞動力送到邊疆挖渠引水,資金和生產工具都由政府提供。同時設置田官,負責管理民屯和軍屯。

  為保障絲綢之路暢通,西漢政府在河西走廊沿途「設館置驛」,「自酒泉列亭障至玉門」,「自敦煌西至臨澤往往起亭」,以保障食宿和交通工具。其后又設置西域都護府,駐守軍隊,進一步保證絲綢之路的暢通和安全。

  谷苞先生曾指出:「在海運大開之前,最重要的為西北農業區道,其次是草原道。西北農業區道之所以最為重要,因為這條道路是最安全的。同時在這條道路沿線有許多重要城鎮,商旅可以沿途進行貿易并隨時可以補充旅途所需的物品。」

  大遷徙是河西的歷史特點

  河西走廊月氏族曾為我們表演了一幕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劇。月氏原在河西地區時不叫「大月氏」,大舉西遷后,史稱「大月氏」;留落下來的弱勢群體,「其餘小種不能去者,保南山,號小月氏」。

  公元前177年或176年,大月氏在匈奴打擊下,向西面的伊犁河流域、楚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遷徙,到公元前1世紀后半葉,在中亞建立貴霜王國。史載月氏和烏孫都是河西地區古代民族,同居於「祁連、敦煌間」。烏孫王難兜靡被月氏攻殺后,整個河西地區被月氏所占據。

  當匈奴在冒頓單于殺父自立后,勢力迅速強盛起來,攻破東面強大的東胡,向西擊走強盛的大月氏。月氏被迫沿天山北麓而行,最終遷徙到伊犁河流域。研究者指出,月氏人從敦煌西北經羅布泊,越樓蘭國向西北而行,再分成兩路,一路是直趨焉耆盆地,入天山,西經尤魯斯大草原,進鞏乃斯川再進入伊犁河流域;一路是經今庫車、阿克蘇、烏什越拔達嶺而至伊塞克湖一帶。月氏徙居伊犁河流域、楚河流域及伊塞克湖地區后,這里的塞人部落被迫向西遷徙。烏孫王子獵驕靡長大成人后,請求匈奴單于幫助報父仇,匈奴和烏孫聯軍向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進攻,并殺死大月氏王。烏孫遂占據了伊犁河流域并立國。於是,大月氏除了少量不能隨行的流落部眾外,絕大部分南下經費爾干納盆地,進入錫爾河北岸,逼迫這里的塞人渡河南下。后來大月氏越錫爾河南下,使塞人再繼續南遷。約公元前160年,「月氏乃遠去,過大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都媯水北為王庭」,建立了中亞強大的貴霜王國。

  張騫出使西域,會見貴霜國王,想聯合大月氏與漢朝東、西夾擊匈奴。大月氏不願意此行動計劃,張騫無功回國。但從此西漢政府與大月氏之間建立起正式的聯繫,往來不斷。

  大月氏在西域境內長時間地輾轉遷徙,所涉及的民族與國家也很多,當時西域這些國家的特點是一城即一國,稱為「城國」。且國王常更換,其居民的族屬也不定。唐代貞觀時西域康國大首領康豔典東來居此城,亦曰典合城。焉耆國,史書上曾稱「烏夷、烏耆、阿耆尼國、月氏國等不同國名。其國居民主要務業,也有捕魚和畜牧業。」就在大月氏遷徙到錫爾河時,迫使塞人屢次南遷,攻破中亞大夏國(西方史籍稱之為巴克特里亞)。其后大月氏進入該地區,最終征服了大夏王,中國史籍稱「西擊大夏而臣之」。建立了大月氏的貴霜王國。此可謂大月氏西遷涉及的民族與國家眾多。

  大月氏迂回奔走西域草原上,最后遷徙於錫爾河、阿姆河地區,途徑了許多城鎮和國家,進一步拓展「綠洲道」絲路的長度和寬度。這個作用和貢獻,當時是無與倫比的。

  (作者為甘肅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蘭州大學教授)樊保良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