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泰國制憲委員會通過決議,正在起草的新憲法將恢復“非民代總理”條款,即規定在出現社會危機導致政府無法正常履職的情況下,國會可以推選非民代人士出任臨時總理,以緩解危機,但臨時總理任期不得超過兩年。這一條款突破了1992年民主運動以來“總理必須來自民選議員”的政治紅線,被部分自由派人士認為是泰國將再次轉向威權體制的重要標誌。
對泰國的政治改革,美國始終表現得過度焦慮,擔心泰國會選擇“中國模式”,放棄“美式民主”。
於是,2014年5月以來,美國對泰國採取了強硬的外交態勢,不僅取消了軍事援助,而且粗暴干涉泰國內政,公開要求巴育政府“還政於民”。不過,美國基於冷戰思維所採取的外交舉措,除了傷害泰國民眾感情外,並未取得任何成效。2015年1月,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訪泰期間的威脅言論,更是引起巴育政府強烈不滿。
相較於美國無建設性的責難與威脅,作為泰國傳統友好國家,中國努力承擔起地區大國責任,積極通過中泰戰略合作,為泰國走出政治困境創造有利條件。
泰國目前面臨的政治動盪與社會分裂,歸根結底是經濟發展失衡問題。唯有解決了發展難題,才有可能在根本上緩解甚至消除各派利益群體的政治衝突。此外,中泰鐵路合作在兩國領導人的共同努力下達成協議,並預計將於2015年9月開工。通過互聯互通的中泰鐵路建設,將為泰國北部和東北部的沿線農村地區發展提供重要契機,並為泰國東部的工業和服務業注入新的增長活力,從而不僅有助於短期刺激泰國經濟復蘇,而且能在中長期有效改善泰國經濟結構,從根本上解決困擾泰國發展的城鄉分化與地區分化難題。
面對中泰戰略合作的積極態勢,美國開始有意識的改變對泰策略。一方面對泰國軍方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努力強化“經濟上依靠中國,安全上依賴美國”基本格局;另一方面則鼓勵日本加大對泰經濟工作力度,利用技術轉讓和貸款融資等問題大做文章,試圖阻礙中泰鐵路合作等戰略性基礎設施建設專案的發展進程。從美國的策略選擇來看,並未超脫“將泰國作為遏制中國的亞洲樊籬”的零和式冷戰思維,無助于泰國政治穩定,反而在客觀上進一步激化了泰國國內政治矛盾。
泰國正處在政治改革的十字路口。對巴育政府而言,重要的並不是“美式民主”或“中國模式”的政治標籤,而是有助於社會和諧有序、經濟繁榮昌盛、政治協調穩定的有效路徑。作為國家建設的成功經驗,無論是“美式民主”,還是“中國模式”,都將成為泰國政治改革的重要借鑒,而不是泰國發展桎梏。我們有理由相信,泰國將立足于傳統文化與現實訴求,探索並形成具有泰國特色的國家治理模式。(作者是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