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近日,中國3D打印產業迎來了首個「國家計劃」。中國從頂層設計上正為產業發展營造日益完善的政策支撐環境,其行業將迎來可預期的爆發性增長;同時資本市場也對3D打印有關領域給予了高度關注,業內普遍認同,國內3D打印市場規模在2-3年內將達到100億元左右。目前,提升中國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競爭力是重點。專家指出,提升競爭力首先應從應用市場入手,搭建更多的開放式應用服務平臺應當是理想的選擇。其次,應該在推動應用市場的同時,鼓勵和扶持中國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不斷加快自主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香港商報記者林玟珊
首個國家計劃出臺釋利好
2月28日,內地出臺了首個「國家計劃」——《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以下簡稱《計劃》,增材制造也就是3D打印),規劃引導3D打印產業發展。在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秘書長羅軍看來:「該《計劃》對3D打印行業最主要的影響是增加了大家的信心,之前3D打印都是民間自發推動,現在上升到政府層面,表達了政府高層及產業主管部門對3D打印行業的認可和重視。」專家表示,3D打印行業在被指明方向的情況下,行業爆發性增長可預期。根據數據預測,到2016年,全球3D打印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70億美元,2018年將比2013年翻4倍到125億美元,而2020年將突破210億美元。而業內也普遍認同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在2-3年內將達到100億元左右。
近兩年,3D打印已成為炙熱的話題。從最初議論3D打印究竟是什麼,到現在逐步明確它究竟能做什麼,公眾認知已經發生了明顯的進步。另外,國家從頂層設計上正為培育產業發展營造日益完善的政策支撐環境,比如科技部將3D打印列入了863計劃、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國內首部3D打印產業規劃也已出爐,而北京、廣東、山東等地也在這兩年紛紛成立3D打印產業聯盟或創業園區等,同時資本市場也對3D打印有關產業領域給予了高度關注。
下游應用領域被看好
3D打印是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層層「打印」出物體的新技術。用這種技術打印而成的零部件有很多,在珠寶、鞋類、建築、汽車等領域應用逐日擴展。目前,占據國內3D打印產業80%的市場規模主要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為主。專家表示,從市場的角度看,未來一段時間3D 打印行業將出現超預期的快速成長。3D 打印行業未來的快速發展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因素:網絡社群蓬勃發展、創客運動此起彼伏、新的3D 打印材料不斷涌現、軟件和設計的難度降低、數字工藝教育的普及等等。從產業鏈上下游的角度看,目前時點下游應用領域中藉助互聯網平臺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的公司更被看好。3D 打印行業的放量必須以成本的大幅下降為前提,上游設備和原材料企業面臨不利的行業環境。專家表示,此次推進計劃提出在創意設計、個性化定制等領域,支持企業通過采用互聯網平臺來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將線上「雲平臺」與線下實體體驗店有機結合,來推進3D 打印業務的快速發展,這將是短期內行之有效的一種商業模式。
醫療航空系重點發展領域
近日,3D打印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的消息頻頻傳來。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宣布成功試用金屬3D打印技術制造出部分發動機復雜、關鍵、重要零部件,世界首臺3D打印飛機引擎亮相澳大利亞墨爾本國際航空展。《計劃》也強調,特別是在航空航天等直接制造領域,中國3D打印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市場份額。《計劃》指出發展基本原則為「重點突破和統籌推進相結合」。結合重大工程需求,在航空航天等涉及國防安全及市場潛力大、應用範圍廣的關鍵領域和重要產業鏈環節實現率先突破。兼顧個性化消費、創意產業等領域,形成產品設計、材料、關鍵器件、裝備、工業應用等完整的產業鏈條。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從國家戰略高度,該《計劃》偏重航空航天和生物醫療等領域的3D打印材料設備和技術應用。但是相對於航空航天領域和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工業領域的3D打印更是未來重點,而我們在航空航天領域和生物醫學領域的技術還不具有明顯優勢。除了航空航天領域,3D打印技術還在建築、藝術設計、地理信息、軍工、醫療和消費電子產品等多個領域實現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建築和醫療領域。在醫學領域,3D打印技術已經實實在在走進人們的生活,取得了不少令人可喜的成果。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外科課題組在國內首次將3D打印技術應用於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簡稱TAVI),成功為一例77歲高齡的患者實施TAVI手術規劃與導航;西電集團醫院骨科采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1︰1比例全仿真的「骨盆、股骨近端骨折處」3D模型,為一名患者成功完成骨科「私人定制」手術。而在美國的牙科診所,牙醫只要學會3D打印機的操作,通過掃描牙齒,3D打印機可以很快制作出牙齒的模型,牙醫甚至可以現場磨制假牙給病人換上。
打印材料性能需提升
賽迪顧問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王鎵垠表示,盡管目前中國3D打印的金屬產品還不能大規模應用於工業生產,整機銷售不太會出現爆發式增長,但整個產業包括整機、材料、產品、服務等,而中國在材料和服務方面有很大的市場提升空間。同時,《計劃》發布也將帶動一部分投資者進入3D打印產業,促進整體產業的發展。一直以來,3D打印材料被視為產業瓶頸之一。王鎵垠表示,材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3D打印不能大面積應用的最重要原因在於各類適用材料,尤其是金屬材料不能滿足設計要求。3D打印材料的性能直接決定成品的性能和質量,并進一步影響后續工藝,直接影響生產成本和成型效率。「相對國外來說,中國3D打印產業總體落后,并且在不同領域有較為嚴重的發展不平衡。」王鎵垠指出,目前中國3D打印在軍工應用的領域發展最為先進,如復雜合金零部件成形等,但沒有形成產業化;在生物醫學領域遠遠落后於國外,距離打印具有生物理化性質的組織乃至器官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常見的個性化消費、創意產業等領域,企業眾多但很少有獨特的技術優勢,而且運動元器件與控制、軟件編寫、成型工藝、材料性能都相對粗糙。針對這個問題,《計劃》也有指出,鼓勵優勢材料生產企業從事3D打印專用材料研發和生產,針對航空航天、汽車、文化創意、生物醫療等領域的重大需求,突破一批3D打印專用材料。
促商業模式變革
羅軍表示,智能制造是必然趨勢。他指出,推動新工業革命的將是機器人、3D 打印、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和智能材料等眾多先進技術的融合。未來的產業將會是平臺產業,未來的經濟將會是平臺經濟。而機器人和3D打印技術將僅僅是眾多智能化應用服務平臺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不遠的將來,人們將會用3D打印出活體組織、富含營養的食品及完全組裝好的電子元件成品。而隨著普通民眾也能夠設計和生產電動工具,制造業和商業模式將產生變革,一場產品制造和設計的革命即將開始。中國航空工業特種加工技術首席技術專家鞏水利表示,中國3D打印技術總體處於模型制作向零部件直接制造過渡,在直接制造高性能塑料和金屬零件方面發展非常快,局部甚至超過國外水平,但與此同時總體上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例如,在應用和產業方面,缺乏產業鏈,規模提升空間大;缺乏類似於國外的增材制造用材料、軟件及服務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