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總理大怒,處長到底有多牛?

2015-04-17
来源:搜狐

  估計有不少人跟我一樣,人生最初的等級觀念是通過下軍棋建立起來的,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工兵。一級壓倒一級,秩序森嚴。但是長大後我意識到,在中國最需要推廣的不是軍棋而是“官棋”,部長、廳長、處長、科長誰大誰小,讓孩子們從小就熟悉起來。如此一來,我這樣的“官盲”就有救了。

  不過學會了理論上的官級排序,遇到實際問題還是會為難。比如一個簡單的問題,總理和處長誰大?太簡單了,傻子都知道。但沒聽過哪個處長抱怨總理,卻聽到總理抱怨處長。

  據媒體報道,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哥(原文如此,不是筆者要套近乎)不高興了,嚴斥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遝,“當時你們部長們都來開會了,會上都沒有不同意見,現在難道還需要幾個處長來‘把關’?”

  國務院的常務會議,是中央政府的最高決策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們開會定下的事兒,到了處長那“卡”住了。總理和處長到底誰大,得重新想想了吧。 這不是第一位抱怨處長的總理,上一位說話更嚴重。1998年3月24日,朱鎔基總理在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時說,“有些部門,處長在那裏做主,地方的省長、市長來看他,他對人家連眼皮都不抬一下。國家計委就存在這種現象,地方有很強烈的反映。一個小姑娘坐在那裏,地方的同志跑到她跟前去彙報,不但不讓人家坐,而且連眼皮都不抬。變成‘處長專政’那還得了?”(摘自《朱鎔基講話實錄》第三卷)

  “處長專政”,多嚇人,估計也就總理敢用這詞了。這說明了情況的嚴重性。根據“職場抱怨鏈”規則,永遠是下級抱怨上級。上級抱怨下級絕對不正常,尤其是總理隔著中間好幾個“長”去抱怨小小的處長。

  總理抱怨完處長,經媒體一梳理,人們發現處長簡直是天怒人怨、不削權不足以平民憤。“在發改委某部門某司的一個處長面前,全國各地跑項目的專家甚至是副省長連一句話都不敢辯”;“有一次開會,一位國務院領導開玩笑說,我們這裏處長最有權力了”;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曾說:“中國嚴格意義上是‘處長治國’”。 原來是處長在統治中國,說的好像處長就像玉皇大帝背後的如來佛祖,晁蓋座下的宋江,全人類背後的羅斯柴爾德。早知道小時候的願望應該寫“做一名共和國的處長”啊,當什么科學家、宇航員。

  今夜,我們都是處長。

  今夜,多少處長難眠。

  他們官不大,事最繁,要將上層決策付諸實踐,又要將基層情況向上傳達。回頭挨的罵卻最多,上哪兒說理去? 還真有人替處長辯護,閻學通教授問:1、是處長們在把關還是部長故意讓處長把關?2、層層會簽制度符合依法制國原則嗎?3、是會簽的人的問題,還是會簽的制度問題? 既然裏裏外外都在抱怨處長,那就不是個別處長自身的問題,而是系統的問題。文件運轉流程繁冗、拖遝,僅靠處長們改作風是不行的,再大力也不行。

  如果真像有人戲言的那樣,幹脆取消處級,司局下面變科級,估計又會出現“科長治國”的怪相。 你問我那該怎么辦,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能怎么辦。下面是一個反面教材。 明朝初年,反腐力度“空前絕後”的朱元璋辦了一個大案,叫“空印案”。當時各地的錢糧官員因每年都要去戶部報賬,為了節約時間和修改方便,通常都隨身帶著蓋好印的空白公文紙。朱元璋得知後大怒,認為這是官員相互勾結的欺君重罪,下令把各地主印的錢糧官員全部處死,輔助官員杖責充軍。

  其實這是一個大冤案。官員帶空白公文屬於不規范,但那是因為所有賬目必須和戶部審核後完全相符方能結算。任何一項不符都得重新造冊,回當地蓋印,但交通不便,來回太耽擱時間,就形成了帶“空印”的慣例。

  我想說的是,當一個系統中的一環頻繁、普遍出現問題,就不能僅僅從這一環著手治理。破解“處長治國”困局,必須考慮是誰讓處長治的國?處長為什么能治國?不讓處長治國,那誰來治國、怎么治國?如果不能夠使治理公共化、透明化,那么今人抱怨的“處長治國”就會像清人抱怨的“本朝與胥吏共天下”一樣陷入無解。(文/西坡)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