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西方博物館中的中國寶貝

2015-06-23
来源:香港商报

  探尋東學西漸的步伐

  西方博物館中的中國寶貝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美術館高級客座主任楊曉能教授日前做客關山月美術館,以西方美術館的館藏為切入點,呈現中國文物、藝術品在西方流變、收藏、研究之歷史。楊曉能教授以《東學西漸:超越文化的銘記》為題展開演講,他說,過去百年來國人更多地感受到「西學東漸」的進程,事實上影響是相互的,一百多年來中國文明、文化藝術對西方也產生了極大影響,此謂東學西漸。他在演講中談及史克明、安思遠、Grawford等西方收藏家的故事,亦頗多趣味。香港商報記者 林濤 通訊員 陳紅娟

  近百年來中國文物大量流失令國人嘆息。楊教授指出,文物流失的情況非常復雜,并不能完全用「偷搶」概括。比如大英博物館藏《女史箴圖》,傳為顧愷之所繪。一位英國中尉把畫從中國帶回英國,他并不知此畫的價值,只覺得卷軸上的玉扣漂亮,到大英博物館諮詢玉扣值多少錢。大英博物館掂量出了畫的重要,用25英鎊買下了這幅價值連城的畫卷。

  有計劃、有規模到中國獲取文物的第一人是斯坦因。1907年,他在敦煌用200兩銀元從發現藏經洞的王道士手中買下24箱經卷和4箱畫。經卷中的一部分留在印度新德里博物館,大部分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館藏。對這批文物,大英博物館的說法是:我不是偷的,我買的,有字條。當時中國國力衰弱、民不聊生,許多文物就這樣被「買」走了。

  另一位「買走」大批敦煌藏經洞文物的西方探險家伯希和在第二年抵達敦煌,他精通漢語,在敦煌待了3個星期,精挑細選出上萬件早期文書。這時王道士也漲價了,伯希和搬走20多箱敦煌文物花費500銀元。「由此可見,當時中國文物有多便宜,民眾貧窮,政府不管,王道士這類人為維持生活,有點錢就心滿意足了。」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亞探險狂潮中,法國人、英國人,俄國人、美國人、日本人紛紛加入其中,搜尋有價值的礦產、文物,大批文物流散到西方各國。主要集中在大英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俄羅斯冬宮和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東方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與「大衛瓷瓶」

  大英博物館95號展廳展出的歷代精美瓷器,大部分為原清宮收藏,約1700件,每一件都是國寶。這批瓷器跟一個英國猶太人有極大關系--大衛。大衛在印度出生,父親是印度銀行的創立者。他喜歡藝術,特別鍾情中國藝術品,而且眼光獨到、品味不俗。收購了眾多清末民初時期從清宮中流散的精品。末代皇帝溥儀抵押給鹽業銀行4000多件瓷器,后因還不起錢被賣掉,也被大衛先生收入囊中。

  大衛為中國文物做了幾件大好事,比如出資發起倫敦1935年的第一次中國藝術展覽,匯聚來自12個國家的3000多件文物,僅源自北京故宮的文物就有1000多件,引起西方世界對中國文化的極大熱情。大衛先生在上世紀50年代初把藏品全部捐給倫敦大學,包括著名的「大衛瓷瓶」--迄今發現的紀年最早的元青花。2007年最終落戶到大英博物館。

  楊教授說,大衛這批西方人,出於熱愛,開始學習怎樣欣賞古代中國文化、欣賞中國藝術,而不是像一些歐洲土豪用東方藝術品顯擺--比如歐洲某皇宮買了一屋子的瓷器鑲嵌在牆壁上。大衛的審美觀與中國人一致,他欣賞的瓷器是宋瓷、單色瓷,向宋代宮廷、文人的品位靠攏。楊曉能教授認為,對一種文化的熱愛超越城市、跨越國家,進而追溯文化的源頭。這是真正的收藏家應該具備的品質。

  楊教授非常贊賞西方收藏家的藝術格調與品格。他們收藏的第一目的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也希望得到別人欣賞,一切從愛的角度出發,「我認識的那些老先生,人很樸實,甚至穿得破爛,提個破包,走在大街上不知道他是億萬富翁。見了學者非常親切、謙遜,他覺得遇到知音了,高興得不得了。」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