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6

佳茗似佳人

2015-06-23
来源:香港商报

  「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斗茶。」這是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為揚州的青蓮齋寫的一副對聯,恰好道出了在茶事發展的歷史中兩種最重要的推動力量,一是僧人,二是文人名士。

  飲茶的普及與佛教有些關系。《封氏聞見記》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許多人跑到泰山的寺院中學禪,習禪的過程當中不能吃晚飯,夜里不能睡覺,但可以喝茶。於是又困又餓的弟子們不停地喝茶,結果都養成了深深的茶癖,以后他們再把這種癖好帶回各自的家鄉,中原各地從此風行飲茶。

  僧人茹素,與酒無緣,這就逼迫著他們尋找一種合適的飲料,以消永日。這種飲料既要有美好的滋味,又能提神醒腦,還不違背禁律,非茶莫屬。另一方面,崇寺大廟通常遠離市井,處在深山荒野,那里正是茶樹生長的地方。僧人們不必為俗事操勞,每天有太多的時間與茶樹接觸,琢磨試驗。許多茶樹的發現和培育,許多茶品的焙制,都有他們的貢獻。在一些名茶的焙制過程中,僧人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焦坑茶、虎丘茶、松蘿茶、蒙山茶、雲霧茶、武夷茶等等,明代人最喜歡的岕茶中,頂級品稱為老廟后、新廟后,與僧人的關系一望而知。

  《墨客揮犀》記載,建安能仁院的僧人采造一種巖茶,名為石巖白,是武夷茶中的精品,每年只能造出八餅,大部分貢獻給都城之中的權貴。一些名茶所在的地方官員,要以此結交上司,也是大肆逼索,讓擁有這些名茶的寺院僧人苦不堪言。蘇州虎丘寺的僧人就因為不堪官府威逼,怒而剷除寺院的茶樹,讓著名的虎丘茶從此消失。

  文人雅士對於茶事的貢獻,主要表現在文字方面。茶有君子之風,含蓄內斂,因此成為文人喜歡吟詠的物事。他們留下的茶詩與茶詞數量很多,流傳很廣,比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詩句「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杜牧的「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颺落花風」,盧仝的「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等等,膾炙人口。宋代蘇軾的詞「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黃庭堅的「龍焙頭綱春早,谷簾第一泉香」,李清照的「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等等,也廣被傳誦。

  詩詞之外,更多與茶相關的文字載於文人的專著和筆記之中,數不勝數,比如陸羽的《茶經》、張又新的《煎茶水記》、蔡襄的《茶錄》、黃儒的《品茶要錄》、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田藝蘅的《煮泉小品》、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冒襄的《岕茶匯鈔》等等。摘取其中的文字出來,就是一篇篇精緻的小品文,關乎茶,關乎水,關乎茶事,關乎茶器,關乎品題鑒賞。

  書寫的同時,文人雅士也親力親為,宣揚和創制自己喜歡的茶品、茶具,宣揚自己的茶藝經驗。蘇軾無心镕詠的一句「浮石已乾霜后水,焦坑新試雨前茶」,讓江西一種名氣不大、滋味苦硬的焦坑茶名聲大振。相比之下,黃庭堅對於雙井茶的宣揚,目的性就要明確得多。他以一己之力,通過向友人饋贈、詩文題詠等方式,硬生生把江西老家一種名不見經傳的雙井茶搞得天下聞名,而且流傳千古。

  明代學者李日華在江西任職時,發現廬山茶的品質極佳,當地僧人采造方法不當,焙制出的廬山茶很難喝。李日華借鑒江浙一帶的制茶方法,整理出摘造、烘焙、保管的步驟,讓僧人鐫刻在崖石之上。明末清初的張岱與自己的叔叔一起,借鑒松蘿茶的焙制方法,用日鑄的茶芽焙制出蘭雪茶,品質精良。清代的陳鴻壽,學習時大彬的造壺方法,自制砂壺,名聲響亮,號為「曼壺」……于左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