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銀行理財資金曲折打新 收益率或有滑坡

2015-07-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Wind數據首發機構新股獲配機構統計中,公募、陽光私募、保險資金活躍,銀行理財資金雖直接投資受限,但并未缺位,而是通過多個渠道間接參與。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其主要渠道有三類,分別是打新結構化產品優先級配資,直接投資公募基金,以及專戶參與C類打新。

  同時,銀行理財資金是公募基金打新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三類渠道中以前兩者為主,資金最終投向公募基金產品。

  本報記者 王俊丹 上海報道

  新股如資本市場的一席盛宴,吸引著各路資金。

  Wind數據首發機構新股獲配機構統計中,公募、陽光私募、保險資金活躍,銀行理財資金雖直接投資受限,但并未缺位,而是通過多個渠道間接參與。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其主要渠道有三類,分別是打新結構化產品優先級配資,直接投資公募基金,以及專戶參與C類打新。

  同時,銀行理財資金是公募基金打新的主要資金來源之一。三類渠道中以前兩者為主,資金最終投向公募基金產品。

  不過隨著公募基金打新中簽率下降,配資收益也在下滑,跟去年底到今年早些時候的6%-7%的收益相比,現在只有5%-6%。相比配資,直接申購公募基金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據記者了解,直接申購公募的收益率約8%-10%。

  總體而言,打新投資占銀行的資管投向并不是很高,一些銀行僅數百億,而一些國有大行可能達到上千億元。

  模式一:配資

  “我們理財資金參與打新的比例不太多,大約占股票類資產的15%。做結構化配資大概三分之二,直接投公募產品的三分之一。”某股份行一位資管部產品經理如是說,該股份行目前理財產品總規模約1萬億。

  其所述的結構化配資和直投公募產品是現在銀行理財資金參與打新最常見的兩種形態。

  結構化打新產品的交易結構為,通過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設立結構型資管計劃,銀行理財資金認購資管計劃的優先級,劣后投資人認購劣后級部分,資管計劃最終將投向一只或多只公募打新基金。據了解,結構化產品一般配資杠桿上限為5倍,部分銀行也可以達到9倍。

  一位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部人士介紹:“資管計劃僅是通道作用,產品的最終投資標的由劣后客戶自己選擇,可以是現有公募基金產品,也可以是公募基金專門為劣后投資人定制的產品。但劣后的投資標的同時也要滿足銀行的準入,銀行會按照內部評價標準,篩選出一個白名單,名單上的機構可選。”

  規模方面,在行業里標準亦較為統一:“劣后資金要求不低于2000萬元,劣后投資人自有資金或募集資金均可。”據記者觀察,結構化打新產品劣后級資金不少由信托計劃對接。

  “打新配資類似于固定收益投資,優先級獲6%-7%的固定收益。因為產品會設置預警線和止損線,對于優先級可以說是‘無風險收益’。”上述產品經理表示。

  “不過隨著公募基金打新中簽率下降,配資收益也在下滑,跟去年底到今年早些時候的6%-7%的收益相比,現在只有5%-6%。”

  據了解,目前公募打新的中簽率在千分之二左右。一位基金人士稱,現在打新股基金主要靠量,如果基金一年中40只新股,基金收益能達到10%以上。

  模式二:直接申購公募基金

  打新配資也是因銀行理財資金參與打新最主流的方式,但后來隨著新股發行加速,銀行希望從中分享更多利潤,采用直接與公募基金合作的形式增加。

  不同銀行直投公募基金的模式有所差異。一類是主要投資現有公募打新產品,建立一個投資組合,組合中包括3-4個產品,每個產品比例不超過30%。第二類是不直接投現有產品,由合作的公募基金定制產品,每只規模約30個億。

  相比配資,直接申購公募基金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前述人士介紹,直接申購公募的收益率約8%-10%。

  “但產品會有一定的再投資風險。只有有新股的時候才有打新收益,中間空當期如果太長,就要做流動性管理,進行贖回和再投資操作。”前述銀行資管人士稱。

  同樣是流動性管理,上述兩類模式中的第二種在流動性管理操作上優于第一種。相比打新配資,直接認購公募基金的收益率有一定波動,與產品運行時期的新股發行數量、規模等息息相關,如果遇上一段時期新股發行數量較少,可能面臨收益率風險,在資金管理上,第二種模式比第一種更為靈活。

  上述產品經理介紹,定制產品同樣屬于公募基金,只不過與基金公司協商后,在該定制產品中銀行理財資金占比高達95%-99%。因為資金量大,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可以將申贖費壓到最低。同時在產品條款中約定,資金可以隨時不限額度申購贖回,在贖回后,基金公司不會再對該產品補充資金。

  舉例來說,比如在遇到類似國泰君安的大盤股時,可以投滿30億,平時會選擇贖回20億,銀行自己進行投資,投一些債券等收益相對高的資產。

  前述基金業人士表示:“從2013年底市場已經開始有私人定制的趨勢,包括專門的打新、專門的定增,說是對公眾開放,其實背后都是有大機構客戶進入。在公募基金中,機構客戶占比一般都要超過60%,優先機構早已是常態。”

  而通過專戶參與C類打新的形式,現在銀行已極少采用。

  參與網下申購的機構被分為A/B/C三類,A類機構包括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B類是企業年金和保險,其他為C類。A類機構有有限申購權,每次網下申購,公募和社保基金的獲配比例不得少于40%,也就導致A類在中簽率上高于其他類別。

  但隨著通過公募基金的打新資金增多,中簽率的差異一度縮小。上述基金人士稱:“今年上半年,A類的中簽率可以達到C類的3倍,但現在已經只比C類高幾個BP了。”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