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现代女作家、散文家。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被公认为是一位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热情如火的女作家。她一生向往革命,渴望燃烧,但过于直率的性格也给她带来异常悲苦的命运。瞿秋白曾评价丁玲说:飞蛾扑火,非死不止。
丁玲一生充满传奇,身后褒贬不一,她按自己的逻辑行走天涯,而其中矛盾、突兀处,常常令人难以理解,这既为她赢得美誉,又让她开罪于许多旧友,丁玲是如此复杂,只有将她放到20世纪中国社会多变、斑斓的大背景下,才能略有感受。可以说,丁玲是理解一个革命中的社会的钥匙,读懂丁玲,我们才能读懂那个时代。
丁玲的传记已出版好几种,但因种种原因,在学术水准、全面性方面,始终存有遗憾。今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了李向东、王增如新创作的《丁玲传》,作者之一王增如是丁玲的最后一任秘书,书中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它对我们理解丁玲会有怎样的帮助,该如何理解这本新著?学者们为您解读。
陈漱渝(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
透过新史料看丁玲
《丁玲传》是一部史传。史传特点就是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历史,认识传主的一生,在写的过程中强调客观、准确地追溯历史。史传作者都有一个追求,就是拼谁的史料新、严谨,特别要多提出一些原汁原味、原始的资料。
《丁玲传》最大特色是史料齐备而新鲜,有的材料是我们一般搞研究的都弄不到的,比如说丁玲谈话录音,我也没听到过,丁玲跟亲友之间哭泣,我也没看到过,还有1946年7月15日雪峰给丁玲的信,表示他们之间深沉而隐秘的情感,我是羡慕嫉妒恨,因为我都看不到。
再比如说,1943年丁玲的笔记本,我才知道1943年丁玲被打成“特务”,这个前所未闻,看了以后我真是大开眼界。
还有丁玲给中宣部写对某领导的意见,从1949年到1952年的意见,为什么这位领导那么恨她,因为其中写了要他别乱搞男女关系等,这个意见在宣传部内部传阅,这位领导很恼火,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他对丁玲说你别忘了我是一个人,丁玲跟他说别忘了你是一个领导。
还有丁玲跟冯达(丁玲的第二任丈夫)之间的通信,使我们对冯达晚年的情况有了一个了解,要了解丁玲在南京那段历史,就必须要了解冯达,过去我们不了解冯达。
这本书的资料又新又全,真是把湖里的鱼都打捞光了,以后丁玲研究史料这部分,别人很难再做了。除了新史料纷呈,新观点、新提法等也很多。
对丁玲,作者是接触过的人,作为传记作者对传主采取什么态度,无非是三种,一种是顶礼膜拜,还有一个是负面消极,李向东和王增如对丁玲的态度是同情的理解,不护短也不赞美,他们是引导我们把丁玲放在特定情景当中让我们去理解她。当然这么写的话,不同人有不同的感觉。比如说关于丁玲给巴金的信,丁玲对巴金的爱护,后来写出了《英雄儿女》这样的作品。那个年代看来就是官气十足,有点居高临下了,跟作者感受有点不一样了,丁玲就是官,文艺处的处长,有点居高临下。
还有丁玲骨子里面是不是有点儿看不起周扬?我觉得有,比如说1952年她跟爱伦堡对话,人家问她周扬是做什么的?丁玲说他是文艺界的领导,搞点评论工作。如果要是咱们说的话,可能就会说周扬是著名文艺批评家。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
七个问题梳理得明明白白
这是一本可信度很强、客观性很强的传记,我有七点过去迷迷糊糊,通过这部作品基本搞清楚了。
第一是丁玲成名前后和共产党的关系,书中有丁玲和母亲、和瞿秋白、和胡也频、和冯雪峰的关系等,她向叶圣陶投稿,影响全国以后,她的根基是跟这些人的关系造成的。
第二个问题是在上海被捕,从南京逃出来,这一直是她的梦魇,一直到解放以后,这个事一直没有定案,算不算叛变?其实,她可以往新疆去,可以到山西去,这些想法都有,非要跑延安去,不是因为思想信仰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是到延安后,有与毛泽东、与陈明、与萧军、与周扬的关系等,书中把与萧军的关系写很多,萧军跟丁玲不一样,他是在延安时期唯一替王实味说话的人,在左翼里是边缘人,而丁玲不是,她在延安时期写了《我在霞村的时候》。
第四个就是在冀中,在冀中时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毛的关系,以前知道一点,但是这书里面写的很好,连江青怎么看这个书都写得很详细。
第五个是“文讲所”的问题,和胡风、和沈从文的关系,和沈从文的关系一直变成一个悬案,现在我们这本传里面,应当说得最客观了。
第六个北大荒时期,就是摘帽摘不了。
第七个就是晚年,晚年跟周扬的关系,晚年丁玲我也见过,当时丁玲给我感觉这个人的眼睛永远是那么深、那么亮,丁玲再怎么老,眼睛也是大而亮,很震慑人,眼睛就是有神。
这七个问题,我觉得这本书很大一个功绩就是都梳理得清楚,交代明白。我对这本书里谈周扬和丁玲关系还觉得不满足,在左翼文艺里面,允不允许个人部分存在,允不允许作家的独立性,部分自由性等等,一直有争议,左翼有一句话,你第一是党员,第二是作家,这句话是有问题的。鲁迅始终坚持文艺的独立性,这跟周扬不一样,丁玲也是不一样,我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解玺璋(评论家、近代史学者)
传记不能太诗意
读《丁玲传》之前对丁玲的认识都是碎片化的,没有清晰、完整的概念,看了这本书以后,慢慢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印象。
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传记的可能性,这个也是我这几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按照我的理解,传记就是以文字叙述方式重新建构一个人的人生,传记同时具有文学和历史的双重属性,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麻烦。
我觉得传记一方面要准确无误描述传主平生的事实,还要加以阐释和解读,更清晰展示传主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活动,这个东西里面的分寸怎么把握很微妙,这里面我觉得真实和真相,传记作者客观理性真实态度是传记成功的条件,否则要完成一个传记是不可能的。
如何具备这些条件?首先,以科学方法收集传记写作材料,既真实又客观,完整全面,包括很真实的细节;其次,要对材料进行甄别,有些材料往往是真伪混杂的,必须要经过传记作者清理筛选你才能放心使用;最后,是传记作者的叙述态度,我觉得难度很大,也很危险的事,犹如八十老翁过围墙,稍不警惕就一落千丈了。
我看过一些传记,想象力太丰富了,叙述的太诗意化,根本不能拿来当传记看,这是很失败的传记。所以我就说由此来看《丁玲传》的写作,我们不能不对两位作者表示敬佩,中国现当代传记材料不易得,这跟我们状况有关系,因为一百年来,一直处在战争、社会动乱、无休止的运动当中,销毁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这对于写传记来说是极大的损失,此外,还制造了很多假材料、伪材料,很多自传、回忆录用起来都是很危险的,要不断地甄别这里面有多少水分。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比如说写到丁玲被捕时,作者提到沈醉1984年写给丁玲的信,信中提到丁玲被捕的情况,后面马上就说,这里面有不准确的地方,作者一一给予订正。
又比如丁玲在1943年的一份交代材料当中,说谭某某就是她老公,她用了敌视的口气,作者在书中做了说明,认为她的口气是故意的,以体现跟国民党划清界线,说明作者在处理材料时认真负责的态度。
有人曾经问过我,写传记是不是应该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我想应该是带有感情,但应该有分寸,不能滥情,本书两位作者确实有感情,但是很节制的情感,是有控制的,这在我们当今的写作中是很难得的。
程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以丁玲为人处世态度去写丁玲
这本书对文学研究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对于我们现在研究的状况来说有一种启发性的意义。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一个传记的高潮,代表性的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的一套传记丛书,这些传记是新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累积十年的成果,回顾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话,最有价值的是来自于作家的作品研究,那个时候很多有质量的研究都是从作家作品研究出来的。
20年来,我们现代文学研究范式发生很多变化,专业领域内做专业的人很少,作家传记传统有一个衰落。现在流行方法叫做问题意识,先确定一个问题框架,按照问题框架找材料,所有历史当中、人、事、文章都成为问题的材料。一方面来说有他合理性的问题,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推进;另外一方面造成一些问题,我们对于人、对于事、对于文自身脉络的理解、解读能力有时候被冲淡。
就此而言,我觉得《丁玲传》示范意义不仅在丁玲研究,对文学研究也有很重要启发意识,它不是先入为主的方式,清晰全面掌握实事来龙去脉基础上再去提炼问题。这对于现代文学研究有意义。
丁玲本身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本书以丁玲为人处世态度去写丁玲,以及同时代的人,正好因为作者生活在丁玲身边,理解她,从这点来说作者真的是丁玲的学生。而且《丁玲传》里面不止写丁玲一个人,写了与丁玲相关的一代人。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写的非常不庸俗,写人容易写庸俗,怎么一方面把人事搞清楚,又不完全陷入人事,能够揭示背后斗争过程中的伦理道德和原则,这是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本书特别可贵的地方,是对丁玲的一些文章的解读和把握,从里面读出背后的意义来。我觉得从这些层面来说,《丁玲传》不光是传记,某种程度上也带有“丁玲论”的层面。
陈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