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兩個偉文 一個時代

2015-07-27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香港歌壇才人輩出,創出不勝枚舉的經典曲目,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凝聚的不僅是歌者的用心傳唱,還有填詞作曲者的汗水。在當今的粵語流行音樂詞壇,有這麼兩個人,用才華撐起了大半壁江山,鑄就了一個時代的輝煌。

  以詩入詞詞聖林夕

  從上世紀80年代Radias的御用填詞人,到90年代天王天后的流行曲,再到現今樂壇頂級歌手的作品,很多都出自他的手筆。詞人喬靖夫說:「這二十年來對香港影響最大的文人是林夕,無數香港人每天都用他所寫的文字來表達內心情緒。」香港人實在不敢想象,假如沒有林夕代他們談情說愛,內心情感如何可以說下去。

  被譽為詞聖的林夕,原名梁偉文,1986年成為職業填詞人至今,作品數量超過三千首。林夕在意象表達上的高人一等離不開他文學上的造詣,擅用各種修辭,多用婉轉迂回的方式詮釋复雜多變的情感,給了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愛上一個認真的消遣,用一朵花開的時間;遇見一場烟花的表演,用一場輪回的時間」。

  以詩入詞,是林夕的一大風格。詩詞結合,除了要求作者有精深的文學造詣外,還要有豐富的想象力。由於詩詞兩者在體裁、本質上有很多差异,為了新詩入詞,林夕在創作時常需要藉助幻想。「其實歌詞本身就是為旋律服務的,好的作品應該是文字和音樂的完美結合,是一段圓滿的婚姻關系」,如《別人的歌》和《傳說》就是白話和文言文結合后,融合在旋律中的結果。

  快樂學和佛經是近年林夕創作靈感的源泉之一。佛學崇尚解脫,要滅苦,先破執,心如流水,於江湖笑而不傲。博學多聞的林夕,沒有皈依師父,自行成為佛教徒。學佛悟出的道理也融入在林夕的歌詞中,感化聽眾。「得失只一念風景不轉心境轉,煩惱來自偏執一切也依戀,風吹草動命途亂了我不亂,交出了平常心再隨緣」,在林夕看來,劉德華的《常言道》如同一排止痛藥,填補內心那受傷的黑洞。

  出奇制勝「時裝精」黃偉文

  無敵最寂寞,和林夕一同叱吒香港樂壇的,還有天王天后們的另一御用詞人,黃偉文。身為香港詞人的他,同時也是節目主持、演員、時尚設計師和專欄作家。他被封為「時裝精」,正因集合了眾多時尚元素於一身,黃偉文在流行音樂上的觸覺敏銳。

  與林夕富有哲理、禪意味很濃的詞作相比,黃偉文的詞用字淺白但典雅,歌詞感性得令人動容,往往可以寫出人們最深處的心聲,戳中聽眾內心的柔軟甚至脆弱。「美景良辰未細賞,我已為你著涼」,心思細膩的他,善於捕捉情感,并加以聯想,使看來平凡的事也變得真摯動人。

  不可被取代,是黃偉文所堅守的原則之一。黃偉文說:「有人評價我的寫法出奇制勝,殊不知填詞出現在我生命中時,香港流行歌詞的可能性已經被挖掘到剩下很少,我并非刻意求新,而是性格上不喜歡重复別人做過的事。」

  讓歌詞進入文化殿堂

  《浮誇》、《葡萄成熟時》后,黃偉文明顯減產,對手林夕的作品數量也達到了頂峰。也許有人會戲謔這是江郎才盡,但林夕在采訪中解釋,自己早已經歷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階段,個人榮耀只是過眼雲烟,香港流行樂壇的興旺發展才是值得自己傾注心力去爭取的。

  歌詞不屬於文化領域讓林夕不禁惋惜,人們因題材戴有色眼鏡讓他費解。近年香港大學和浸會大學幾乎每年都會邀請林夕講歌詞課,他只希望能借一個名義,讓更多人接觸乃至了解歌詞,「或許在別人眼中,讓歌詞進入文化殿堂這個抱負很幼稚甚至可笑,但這恰恰是我這三十載來創作的動力和生命力。」

  英雄所見略同,讓黃文偉遺憾的是,廣東歌本應是一種很值得被保存和尊重的藝術,但今時今日懂得欣賞歌詞的人始終不多,香港流行歌詞一直是被低估了的藝術品,缺乏重視和支持。創意產業如電影有資助,流行曲則沒有,「哪怕政府不確定那土壤有沒有足夠養分讓產業成熟起來,但起碼要提供土地,提供發展機會」。實習記者 林曉紅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