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0

黃揚略講道家文化與養生

2015-08-1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近日,深圳大南山書院名譽院長黃揚略在位於深圳福順堂的大南山書院開講,一場關於《道家文化與養生》的講座讓在場聽眾受益匪淺。他透過闡述文化、國學和道家文化,細說道家文化中自然、辯證、虛靜、平衡與養生的關系,為聽眾提供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養生大餐。
 
  當下企業家、白領等各領域工作者由於諸多內外原因,常備感工作與生活壓力巨大,卻難以找到排解的出口,以致身疲心累。越來越多人需要并重視起精神情操的陶冶與養生之道的學習。在黃揚略看來,研修道家文化對於現代人的養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佛學和道學,并非讓我們脫離社會,而是在研修的過程中,對已受社會各種污染的思想的一種洗禮,可讓思想變得更乾凈,高度再上升一個層次,讓我們獲得一種更高的智慧。」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1.貫穿始終的道家哲學
 
  什麼是文化?文化,就是人們物質生活的思想積累。黃院長認為,不管哪個國度和民族,文化總是在積累中流動,在流動中累積,二者并存。
 
  中國幾千年累積形成的文化博大精深,也形成了一整套豐富完整的學術、學問、學說,即為國學。在黃揚略眼里,其中始終貫穿5000多年中國文化發展歷史的是道家文化,「道家文化貫穿的不只是過去和現在,甚至是未來。」他解釋說,「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的伏羲、神農、軒轅『三皇』。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之精華,在五千字《道德經》里,把道家的本體論、方法論和社會學、行為學,系統地進行總結,從此成為古往今來治國治家的思想『寶典』」。
 
  道教文化與養生的關系亦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黃揚略說,「從三皇五帝之后,便有了道家思想,直至今天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對於養生亦是如此。」伏羲八卦及周易,構建了天人合一的基本輪廓和陰陽五行的基本元素組合。神農依照陰陽五行觀念,編織了自然界草本藥物對防治疾病的藥理體系。黃帝遵循天人合一和陰陽五行的基本理念,描繪了人體臟腑經絡生理體系和病理體系,提出了順應自然的疾病防治和保健養生理論。莊子學說成為后來道教教眾尤其是神仙家的核心思想,雖偏離了道學積極入世的宗旨,但其養氣煉丹,追求益壽延年乃至長生不老的努力,又極大地推動了中醫藥的發展。可見,道家文化從三皇時代已是養生的核心理念。
 
  2.自然以致治辯證以修身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麼是自然?道家的最高追求是無為而無不為,就是在無限放松狀態下,體現無限活力,實現無限效果。現代人在生活中之所以容易得病,大都來自於心理和情緒。這些心理問題,多數與管理企業、處理社會及各種人際關系有著極大的關聯。因此效法自然,朝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治去努力,方能「如魚在水,如烏在天,不刻意而為」,做到如道德經第十七章所述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舉重若輕。
 
  黃院長說,無為而無不為,即貌似無為之為。像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游一樣,能在很放松的狀態下到達最好的、最強的活力,然后實現自我價值。對於個人的本真狀態和企業的管理也同樣,向天地學,向山谷學,向水學:像天地一樣,「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爭名、不奪利、不居功、不恃才傲物,保持一種最自然的、平和的狀態,自然少了喜怒憂思悲恐驚之七情,少了色聲香味觸法之六欲,人體五臟六腑自然平和舒泰,少有內生之病,定能健康長壽。其次,人一旦有了山谷一樣的包容心,像山谷一般,虛懷納物。氣韻生動,生生不息,循環往復乃至無窮,則少嗔怒,少執著,少妒忌怨恨,自然能心平氣和,肝氣順暢,身體自然也舒泰。再次若能如水一般,「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做到位低而品高,外柔而內剛,甘居卑位而無私奉獻,自然少受傷害,易結善緣,少了磕碰,隨處歡喜;內存剛勁,則堅持真理,不媚邪惡,養浩然正氣,自然器宇不凡,邪氣不侵,身體強健。
 
  「『自然而致治』是老子為我們開出的第一個藥方,而『辯證』則是第二劑藥方。」黃揚略說到。
 
  《道德經》第二章表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第二十回章說,「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第二十八章亦表示:「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用辯證看待世間萬物,雄雌、白黑、榮辱,難易、禍福等等,總是具有兩面性,又是相輔相成的。而人若能明白事物的辯證道理,知道守弱者恆強,便不會事事一味地去爭雄斗勝,較短論長,居高臨下,趨利避害,而是懂得守弱,主動將自己放到柔弱者的定位去觀察社會,思考問題,處理事情。同時,遇事如能作出最壞的打算,總使自己處在知足常樂的愉悅、滿足的狀態中。如此,把道學的辯證法充分地運用起來,讓很多問題迎刃而解,沒有了諸多矛盾,試問病從何而來?
 
  3.虛靜以生慧平衡以養生
 
  黃院長表示,道家所說的「靜」與佛學中提倡的「靜」是相通的。它們都共同闡述著一個觀點,即「靜生明,明生慧」。若人的內心能在繁冗雜亂的環境中保持「安靜」,則能看清、明白更多的事物和原違;明白的事理越多,則可慢慢累積沉澱為智慧;當心中積澱的智慧越多,心則愈淡定,遂能以更加安靜的心態思考問題,處理事情。如此良性循環,從感覺到思想到智慧,是一個跨越、飛躍的過程,「致虛極,守靜篤」,方能達到一定的智慧高度。「虛靜」便是道家為我們養生開具的又一方良藥。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教說所的無,是一種「虛」的狀態,而「虛」的狀態是最具有吸收力的,它與佛家的「空」互證,即將心「倒空」。當心空明時,方能裝進更多的東西。黃院長為我們講了微群中廣為轉發的小故事:老和尚告訴小和尚,在感悟前,他每天砍柴的時候想著挑水,想著煮飯,因此簡單的砍柴卻倍感疲勞。而感悟了「虛靜」之道后,他學會了給自己「做減法」,砍柴的時候只想砍柴,挑水便只想著挑水,煮飯想著煮飯。每次砍柴,砍完了一捆便又少了一捆,這種為心「做減法」的方法不僅能為他減輕心理負擔,更能讓他把每件事做得更好。黃院長表示,現在很多人如企業家、白領、文化人等,面對著外界給自己的壓力,常常也在內心為自己增添了諸多負擔,「今年要完成什麼指標,今年可以做幾件事情,做著一件事時卻總想著另外十件事,心中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壓迫著自己,自然覺得很累。久之,人開始疲倦,憂思過度脾胃也出現問題,消化不良自會導致毫無生機、元氣不足,人便容易患病累倒。」因此,人要透過「虛」達到「靜」,必先不斷將雜物「倒空」,「倒掉」得失、榮辱、恩怨,不斷忘卻、放下過去,將思想上受社會污染的東西統統去掉,給自己做「減法」,做完一件事情便放下一件事情,把心「倒空」,給自己騰出一個無限空明、輕松安靜的空間,正如佛門金剛經所說的「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也就類似道家所說的「虛」,才能裝進更多智慧,更清楚地判斷世界。可謂「靜心養生」。
 
  道家與我們養生關系更為直接的,則為第四個藥方--「平衡」。黃院長告訴我們,「自從伏羲的八卦到周易,到后來的道家文化,陰陽這個概念早已根深蒂固。一切事物都有陰陽兩面,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為總綱,一生二,二合一。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人體要保持這八綱之平衡。也是說平衡以「陰陽」為綱,以「損有餘,補不足」為則,這是道教文化的具體體現,也是中醫養生的精髓所在。譬如很多具有一定職位的工作者或企業家,由於憂思耗神過多,易導致心陽不足,從而出現心律不齊、氣機不暢等問題,為求平衡則需提振心陽。相反地,肝是將軍之官,容易鬱結生火,所以應透過補陰血,來梳理調和肝氣,以達到平衡。雖不同器官對於陰陽平衡的要求各有不同,但都遵循著「損有餘,補不足」的共通原則,以獲得平衡,使我們機氣順暢,身心舒泰。
 
  今天,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很多的疾病并非單單是人體本身的外感和內毒,更多的是在社會活動中累積的「累」所致,黃院長表示,這種累,是「心累」,由於內心的七情六欲而形成的各種病痛。其中於企業家、白領等人群尤為多見。因此,透過研修道家思想來指導我們養生,讓心變得更加平和,是道教文化滋生出來給予我們的智慧與營養,「修心而養生」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