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美國不應重啟遏制伊朗戰略

2015-10-09
来源:新華網

  英國金融時報網8日發表專欄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撰寫的題為《美國不應重啟遏制伊朗戰略》的文章。文章說,對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而言,與伊朗簽署協議結束核對峙狀態是一項重大成就。現在的問題是這項成果能否持續。在正確地選擇外交(而非戰爭)手段來解決伊朗核問題後,美國總統如今面臨著失策的風險。這項核協議只有找到一條擴大接觸的路徑,才能成為一項經久的政治遺產。然而美國官方堅稱,其它一切都不會變。

  華盛頓現在有一種奇怪的共識——既然美國已說服德黑蘭用停止鈾濃縮來換取制裁的解除,伊朗必須被重新打回外交孤立的狀態。我之所以說奇怪,是因為該協議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似乎都同意這一觀點;而更奇怪的是這違背了協議的根本邏輯。先是提出我們應該與伊朗在戰略上至關重要的核擴散問題上討價還價,但之後又拒絕與伊朗討論其他任何事情,這算什么主張?而且這種觀點盛行之際,中東大片地區戰火紛飛。

  美國的老盟友們強烈反對任何協議的勁頭--沙特高官尖酸刻薄地稱奧巴馬“轉向伊朗”--使白宮不得不再三保證美國不會拋棄遜尼派阿拉伯人,讓其面對什葉派伊朗的霸權。奧巴馬政府也不得不平息國會中的強大阻力,其中很大一部分阻力是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推動的。

  於是美國向沙特和海灣國家提供先進的武器系統。以色列沒有因為內塔尼亞胡企圖攪亂美國的政治進程而受到指責。

  在簽署協議之前,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裏向美國的盟友們保證“協議簽訂後,就該地區其他所有對我們構成挑戰的問題而言,不會有任何變化”。以狹隘的觀點看,這並不令人意外。克裏堅稱,沒有人在談論和德黑蘭達成“大交易”。美國仍然會制衡伊朗的實力,確保海灣地區安全。

  這不令人意外,但不合邏輯。美國政府死板地把伊朗棄核與地區沖突隔離開來,破壞了在核問題上接觸的根本戰略目的。目的肯定是通過改變德黑蘭的動機來重塑地緣政治格局。簽署一項阻止伊朗核野心的協議,從來不會結束沙特和伊朗之間的代理人戰爭。不過,它本可以起到晃動萬花筒的效果。

  如果美國重新啟用高壓遏制的戰略,就會失去這個機會。把暫停核計劃變成永久棄核的機會也將失去。選擇談判(而不是內塔尼亞胡所渴望的戰爭)的思路依據是這樣一個理解:達成協議是阻止德黑蘭加入核武俱樂部的唯一靠譜辦法。

  更嚴厲的制裁本來會重創伊朗,轟炸或許可以推遲核計劃,但如果要確保伊朗棄核,西方必須說服伊朗:沒有核武器的話,它的日子會更加好過。在此過程中,美國將不得不向阿亞圖拉阿裏·哈梅內伊保證,美方不再推動伊朗政權更迭。這兩點對確保核協議持久有效與對達成協議同樣關鍵。

  伊朗既不能被忽視,也不可能被無限期地遏制。伊朗是一個人口眾多、潛在非常富有的國家,一個擁有迅速壯大的中產階層的古老文明,還擁有比所謂“溫和”阿拉伯國家更接近民主的政體。任何想象得到的地區安全安排,都必然要照顧伊朗的實力。

  這一切意味著,若沒有德黑蘭的合作,中東地區的任何沖突——包括敘利亞內戰、自稱“伊斯蘭國”的武裝分子、以及也門的叛亂——都無法平息。

  如果說這對華盛頓來說是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那么美國盟友的舉動肯定也是。伊斯蘭暴力極端主義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得勢,部分原因就是遜尼派立場曖昧。沙特仍然在對外輸出瓦哈比教義,為聖戰恐怖主義的滋生提供溫床。在西方國家轟炸極端分子時,土耳其趁機攻擊與聖戰分子作戰的庫爾德武裝。最頑強的外交政策現實主義者在世界的這個角落也必定會皺起眉頭。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