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靈童
不久前,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成功研制出新型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對於飽受爭議的屠呦呦來說,不少人會說,能夠拿到諾獎,她是幸運的。但也有不少圈內人為她抱不平,他們提出像屠呦呦這樣的人不能進兩院,那麼,90%的院士都該退出,兩院應該感到羞恥。屠呦呦作為本土科學家首獲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誰能想到,這位諾獎得主居然是一位「三無科學家」:無博士學歷,無院士頭銜,無留洋經歷。於是,網上出現了諸如此類的質疑:一千多名兩院院士,為什麼就沒有人能夠得到諾貝爾獎?
牆內開花牆外香
時下的兩院出了問題是無疑的,而不能當院士,也不是屠呦呦僅此一人。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歷經湖南省四次推薦,才艱難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另一個經歷是多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尽管擁有200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高票延聘袁隆平為外籍院士,但袁隆平依舊被排除在中科院院士大門之外。牆內開花牆外香已不是個別現象,這折射出來的難道是中國科技人才的悲劇人生?最頂尖的科技人才卻不能進兩院,這對於屠呦呦來說是不公的,但這只是她一個人的悲哀嗎?顯然不是,可以說屠呦呦是幸運的,她最終獲得了認可,而還有多少人默默無聞、化為灰土呢?有幾千萬人之多的中國科技群體中,被埋沒已是司空見慣。
學術制度亟待完善
這一切還得從中國的學術制度說起,它是行政化制度,資源分配,利益分配,都由行政決定,導致知識分子無心學習,汲汲於仕途。伴隨著這種不正常的現象,院士這個學術榮譽,也越來越「异化」為一種有利可圖的「貴族標識」。清華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魯白教授便直言院士制度不是榮譽制度而是利益制度。當科技人才不以奉獻人類為己任,而醉心於利益時,這就不是還學術一個晴朗天空那麼簡單,而是要還科技一個正途。讓真正為科技作出貢獻的人獲得認可,第一步就是要去行政化,讓科技從官本位中解放出來。第二步就是要真正保護知識產權。試想青蒿素若是很容易就被抄襲,又有幾個人能耐得住寂寞。我們不需要看到有多少學者當上了官,我們更要看到的是,獲得諾獎的中國科學家有多猛。只有評價體系發生了轉變,諾獎得主的悲哀才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