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與歐美大國關系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一方面,中歐正在推動“明和”。上月中下旬,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開啟了中英關系的“黃金時代”,兩國決定共同構建面向21世紀的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這幾天,德國和法國的對華熱情也接踵而至,德國總理默克爾完成了高效率的第8次訪華之旅,法國總統奧朗德則還在中國等待雙邊新合作協議的達成。
中歐熱絡互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中日韓領導人會晤機制重啟,亞歐這些有影響力的國家正在以實際行動改寫全球政治,讓合作共贏成為時代內涵。
另一方面,美國對華態度則是表現出矛盾的一面。近來,美軍便先放風再行動,派遣軍艦闖入中國南海島礁12海裏,宣示“公海自由”原則,侵犯中國主權安全。日前在亞洲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卡特還鼓動其他國家獨立展開類似行動。最近幾天,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也在中國訪問,但為的不是合作,而是“滅火”。
面對同一個中國,同樣的一種對外戰略,美國和歐洲的態度迥異,一方熱衷於“負激勵”,一方傾情於“正激勵”。訪華期間,默克爾贊賞了中國近年來的國際貢獻,肯定了中國扮演負責任大國的努力。美國新保守派思想家羅伯特·卡根曾經的比喻——美國人來自火星,歐洲人來自金星——仿佛又一次成為現實。
這種局面激發了不少美國對華強硬派的“酸葡萄”心理。《華盛頓郵報》刊文稱,“卡梅倫無原則的熱情提出了一個問題:當中國與鄰國發生沖突時,英國是否會站在美國這邊?”
當然,把具有不同特質和內涵的中歐和中美關系放在同一時間維度內比較,實際價值不大。有價值的是,更熱絡一點的中歐關系,正在一個更宏觀的全球政治背景下“溫暖”更冷清的中美關系,使其不至於偏離正軌。
在當今國際關系未徹底擺脫冷戰思維、全球經濟複蘇增長乏力、地區熱點問題層出不窮的背景下,經濟關系仍是大國關系的壓艙石,經濟外交對國內社會的反哺,也是提升各國政府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動力。
對於中美關系合作共贏所形成的“和平紅利”,奧巴馬政府不是不明白。當前的問題是,在“亞太再平衡”和“新型大國關系”兩種戰略指向之間,該政府仍在糾結取舍,沒有找到平衡彼此的好辦法。進而,政治和安全問題扯了經濟和發展問題的後腿。
TPP達成以後,美國有了在經濟規則制定權方面“超越”中國的沾沾自喜。在安全規則制定權方面“超越”中國,成為奧巴馬政府大膽嘗試的新領域。這樣,“亞太再平衡”戰略才會更“接地氣”,該戰略內部的經濟和安全結構也會更“平衡”。一直想有所作為的美國軍方,此次很“聰明”地領會了總統的意圖,成為重建美國亞太安全蔭庇體系的積極鼓動者。
事實上,現實政治中的許多曆史遺留問題,都是由於當年大國不當幹預造成的,再以蠻力相加,只會徒增新變數。此次法、德等國未響應美國熱炒南海問題,而是堅持政經分離原則,本身就已經是對美軍行動的事實否定。而且,就目前美國的南海政策而言,除了暫時的外交宣示、聚攏盟友之外,看不到多少現實的安全收益。想把美軍當前的做法“普及”為該地區通行的安全規則,也要比TPP的通過困難得多。(作者:史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