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电影市场野蛮发展背离产业之路

2015-11-27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缺乏透明竞争环境

  □ 本报记者朱宁宁

  □ 本报实习生李沐

  有报道称,我国在全球票房收入中的份额预计将于2017年超过美国,早于此前估计的2018年。届时,中国将成为最大的电影市场。

  然而,在我国电影市场的繁荣背后,问题却层出不穷。中央财经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端指出,我国电影发展进程中乱象丛生,市场急需加强规范管理,才能走稳走好。

  专家指出,电影产业促进法现在提上议程并非偶然,是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野蛮发展背离产业之路

  “尽管我国电影市场突飞猛进发展,但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还远远谈不上产业化和工业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电影产业正处于野蛮发展的状态,与成熟的电影生产国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从业10余年的电影人李亮向《法制日报》记者直言,我国电影目前呈现出的是一种“病态繁荣”,已严重制约了电影产业发展,并留下隐患。

  “电影产业法治环境恶劣,劳动者及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尤其是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可谓目前中国电影发展畸形的典型产物。”电影人李力佳称,许多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从业人员工作超出法定劳动时间后得不到相应补偿,摄制完毕后无法按时领到相应报酬,且工作环境恶劣;有的明星大腕在拍摄间隙进行商业活动,对电影拍摄质量并不上心,却依旧拿着令人咋舌的高片酬;一小部分导演、演员、编剧获得高片酬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影视行业从业者的收入无法得到保障,许多素质不错的影视人才,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离开电影圈。

  李力佳称,在我国,电影音乐、美术、后期、特效等职业收入远远低于国际同类水平,从而极大限制了我国电影市场健康发展。

  缺乏公开透明竞争环境

  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让很多圈内人感到寸步难行的所谓“圈子”。

  资深影评人阿华告诉记者,电影产业内部的圈子化、神秘化非常严重,导致部分社会人才、市场资本等介入电影产业相对困难。圈内的“大佬”把持着资源,而圈外的电影从业者受到压制敢怒不敢言。一部分电影人虽水平有限,但借助其亲友等力量,往往能占据电影圈的有利位置,在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取得种种便利。还有一部分影视产业从业者利用信息不对称,蒙骗不了解电影业的新人以及投资人。此外,还有一些人想方设法套取国家优惠政策及补贴。

  种种乱象表明,电影产业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不仅阻碍了社会资本正常投资影视行业,而且直接导致衍生品生产、电影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缓慢。

  同时,圈子化发展使得集约程度太低,成为限制中国电影发展的又一大拦路虎。李亮介绍,一部电影的制作现场需要由导演、制片、演员、摄影、美术、灯光等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制作,显然,相关人员若集中在同一个地方,资源共享,那么很快便可以搭配出一个合适的摄制班子进行电影制作,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就是这样的电影工业化制作典范。以美国为例,由于电影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好莱坞,没有哪个圈子能占据摄制资源的大多数。而我国目前由于影视制作资源分散,电影摄制资源容易被各地的圈子所掌握,而形成内部垄断。

  李力佳说,希望电影产业促进法能打破圈子垄断,同时避免电影人青黄不接。

  光影工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亮认为,立法的一个核心作用就是要创造出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唯有此,才会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电影市场亟待法律护航

  “电影市场的发展要靠法律护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国家一级导演胡玫认为,电影业要从这种无序的、无意识的保护阶段走出来。立法时必须对各类问题进行考量,并最终通过法律表现出来。

  胡玫说,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产业保护政策,比如美国,其意识到洗印、后期制作等市场份额被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分吃了很多,基于此,今年4月,美国好莱坞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保护政策,比如免息降息等政策。“此次制定电影产业促进法应借鉴国际上的有效做法,保护和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真正让我们的电影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胡玫说。

  “井喷式爆发的市场规模背后,是电影制作水准的良莠不齐、观影人群的文艺欣赏素养远远滞后于市场规模的增长,艺术性、观赏性、导向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需要在法治框架下进一步规范。”陈端指出,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将电影产业治理纳入法治框架,以促其良性发展,将成为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文中电影人李亮和影评人阿华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