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屠呦呦領獎為何無人喝彩?

2015-12-09
来源:香港商報

  當地時間12月7日下午,即北京時間7日晚,屠呦呦在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大廳用中文做題為《青蒿素的發現,中國傳統醫學對世界的禮物》的演講,由翻譯進行同聲傳譯。然則如此重大的科學新聞,並沒有受到內媒應有的關注。「可以說是五四以來無數人孜孜以求、前赴後繼、篳路藍縷努力的成果。」為何受到媒體報之冷眼?

  娛樂至上的病時代
 
  唱了一首好聽的歌,就有千萬粉絲獻錢獻吻甚至獻身,發明了已經而且還將繼續救活數千萬人生命的新藥,卻連媒體的直播或首頁都擠不上。這就是一個娛樂至死、娛樂至上的病時代,主流價值觀病得不輕。
 
  我不願意說,這只是中國的悲哀,這會被民粹朋友們稱為崇洋媚外,而更願意說,這是全人類的悲哀。因為這樣的事情在外國也會發生,比如即便是在很多人心目中的「燈塔國」美利堅,傑克遜和小甜甜的收入也遠超大多數科學家,甚至不久前美國化學家、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理查德·赫克,就因為無錢治病而離世。但畢竟美國在現代科學發明創造中領先世界,那麼我們就有更多的理由,要比美國做更深刻的反思。
 
  諾獎標準的啟示
 
  即使到今天為止,仍然還有內地輿論質疑屠呦呦獨享殊榮,認為屠呦呦貪了集體的功勞,這或許是內地媒體冷淡於屠呦呦發表演講又一原因。
 
  而這也正是習慣於大鍋飯思維的國人對於諾獎評判標準的陌生所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博名「GK同人於野」的物理學家指出,「不管誰最懂,不管誰最牛,甚至不管誰的貢獻最大,就看是誰做出了關鍵一步,這就是諾貝爾獎的原則。」他還舉了一個最有戲劇性的例子,1978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被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因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而獲得,最有意思的一點是,據說這兩位老兄還是在獲獎之後看《紐約時報》的報道才了解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意義。撇開一切的一切不說,由於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等,對於發現青蒿的抗瘧作用和進一步研究青蒿起到最關鍵一步的作用,她獲得諾獎是確鑿無疑的。
 
  從諾獎標準對照看,中國的科技獎勵體制有問題,這或許是此次屠氏受冷遇的最大啟示。諾獎思維就是戰果思維,出戰果就是硬道理。論資排輩講血統,在這里行不通,當年王明從莫斯科回來,那是最正宗的布爾什維克,相反山溝溝里出來的毛澤東,沒有喝過一天洋墨水,可是就是能打勝仗。
 
  逮到老鼠是好貓
 
  秦帝國統一天下,得益於其獎勵制度,不論出身門第,只要有軍功即可受賞土地,而且這種立功不是模糊的標準,而是具體量化可操作的,按殺敵數目計算,所以戰場上常常看到無數身上掛滿敵人的人頭的秦軍在奮勇沖殺,這也就是秦軍被六國稱為虎狼之師,所向披靡的核心秘密。內地的官方史學家,把這稱為封建社會制度戰勝了奴隸社會制度,如此地宏大敘事,其實際上,不也就是一種獎勵機制的差異嗎?
 
  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更是刪繁就簡,「不論白貓、黑貓,逮到老鼠就是好貓」,既生動形象,又直指內核,何必那麼在意貓爸貓媽是誰,貓的導師是誰?貓的文憑是本科還是博士?能發論文能出書的教授太多了,能逮老鼠的教授太少了,逮到老鼠才可受獎,而且是匹配的獎勵,如此中國的科研體制就將獲得新的驅動力。對人類的貢獻,不能總翻「四大發明」的老帳,翻得真是有點膩了。路人甲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