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化妝品生產窩點環境惡劣,他們正在生產假冒的香奈兒邂逅香水。
本報獨家揭秘假冒化妝品產銷鏈條
在全國化妝品產銷版圖上,廣州白云區占據不容小覷的地位。據統計,白云區現有正規化妝品生產企業1133家,占全國三分之一。除了生產,白云區化妝品批發銷售也成行成市,三元里化妝品市場群坐擁3000家的批零企業,輻射全國。然而,在化妝品行業粗放發展階段,“假冒難禁”成了一塊傷疤,白云化妝品行業也難獨善其身。假冒化妝品產銷鏈條如何?日前,白云區食藥監局接受本報采訪,揭秘化妝品行業不為人知的一些事情。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白云區食藥監局先后檢查規范企業1900余家次,立案查處并結案179宗,涉案貨值8200余萬,打掉制假售假窩點56個。文、圖/廣州日報記者肖桂來
直擊:“大品牌化妝品”出租屋里灌裝
日前,白云區食藥監局根據群眾舉報線索聯合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對轄內3個制售假冒偽劣化妝品窩點進行查處。執法人員現場抓獲正在生產假冒偽劣化妝品的嫌疑人25名,查扣涉嫌假冒偽劣的眼線、唇膏、唇彩等化妝品10多萬支,貨值達3000多萬元。
據了解,截至10月底,今年白云區食品藥品監督局一共打掉制假售假窩點56個。
在其中一個窩點,記者看到幾名工人正在生產仿冒歐萊雅、迪奧、香奈兒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化妝品。該窩點墻面污漬層層,地面臟亂不堪,狹小的空間里,藍身黑蓋的化工桶隨地亂堆,而一些膏狀的化妝品原料則從桶沿溢出,地面還流淌著一些污水。
化妝品是如何生產?有工人表示,工序很簡單,他們將成分未明的原料倒進機器里,擠進一支支印制有英文標簽的軟管里,再將軟管裝進華麗的外包裝里,就這樣,一支價值幾百甚至上千的國際大牌化妝品就誕生了。執法人員立即對該窩點進行查處,現場抓獲了犯罪嫌疑人9名。據悉,這3個制假團伙從去年3月開始便租賃出租屋從事制假售假至今。
揭秘:
一臺灌裝機一臺封口機
“國際大牌”就這樣誕生
假冒化妝品產銷鏈條如何形成?白云區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坦言,黑作坊主要高仿兩種產品,一是國際大牌化妝品,二是知名本土品牌,“套別人廠名廠址直接生產。”“不需要什么高端設備,一兩名工人,一間屋子,一臺灌裝機,一臺封口機,就可以實現假冒化妝品的生產。”該負責人說,生產假冒化妝品包括了仿制品牌包裝、購買原材料體、灌裝等幾個環節。
該負責人稱,黑作坊可以在市場上買回來一件正品,拿正品包裝到印刷廠,說訂多少貨,四五天的時間就可以仿制出來。也有黑作坊會派人到正規品牌生產廠臥底,通過賄賂中間人拿到正品包裝以及其防偽設計,再到印刷廠批量生產,有的直接打通印刷廠,從印刷廠拿到原版包裝。購買原料這個環節更為容易。“黑作坊肯定沒有正品配方,但可買到一些相似度較高的半成品原料,一些原料化工廠、淘寶網店上都可買到,高低檔原料都有。也可以買到糨糊狀的成品原料,不用加工,直接灌裝即可。”灌裝這個環節更為簡單,一臺灌裝機、一臺封口機就可以完成。
該負責人說,在產銷體系上各不相同。有假冒生產商就有自己銷售體系,比如微信朋友圈或者其他網店,或農村、城郊等偏遠地區的實體店,作坊生產出來后就直接配送過去。據了解,一些假冒化妝品會銷往三四線城市理發店、美容院。“便宜,銷量大,消費者也難以察覺。”
也有黑作坊是只產不銷。“有一些商貿企業擁有自己的銷售網絡,他們會來委托這些作坊進行生產,有的還會提供包裝、原料。”
“這些假冒化妝品使用起來有很大危害。一是原料低劣,二是生產中沒有經過任何檢測,細菌和衛生環境標準不達標,產品質量根本沒有保證。”該負責人坦言,一些假冒化妝品可能存在非法添加物質(如激素、消炎藥物)、金屬超標等問題,這些都可能導致使用者出現皮膚過敏甚至毀容,直接危害身體健康。
捍衛:正品老板花500萬元打造防偽體系
白云區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說,2015年化妝品監管工作重在打基礎,大規模開展普法教育,摸清企業底數,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分步驟有計劃地對源頭生產企業和終端銷售企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引導企業規范生產、合法經營,營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說起打造自主品牌,該負責人說,白云區一家企業僅推出有高度防偽性的產品包裝,就花費500萬元。包括了包裝設計費、印刷費,還要與印刷廠簽訂保密協議。“這一老板告訴我,在公司,產品包裝上的最后一道防偽只有他一個人知道。”
該負責人還表示,除了包裝防偽,一些企業還要搭建自己的營銷網絡、找人做代言、做廣告,這不是一個兩個錢能砸出來的。“國家對化妝品生產廠房面積、衛生條件都有嚴格的標準。與之對比,造假幾乎是零成本的。”該負責人說。
“三宗罪”
國內化妝品
“三宗罪”
假貨難禁
啥火山寨啥,當下銷售火熱的名牌洗護、韓妝是假冒重災區。廉價的成本,高額的利潤,我國需求旺盛的市場和相對低廉的法律成本成為滋生假貨的溫床。
虛假宣傳
有些化妝品宣傳稱“一周美白”、祛痘、抗衰效果等,現在新《廣告法》實施后,虛假宣傳的成本有所增加,這種行為有所收斂。
血統危機
一些化妝品本土企業只是在國外注冊了一下,生產銷售全是在廣州,卻冒充“洋品牌”,“裝成歐美正統血統”,備受公眾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