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5

進補因地制宜 東西南北冬補有秘方

2015-12-28
来源:香港商報
  進入冬季,人們多食用牛肉、羊肉、各類養生粥等滋補品進補。專家表示,進補要因地制宜,根據自己所在地的環境、氣候特點來進補,以達預期效果。
 
  東北熱補 西北潤補
 
  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在「冬補」上有異同之處。
 
  針對東北地區的乾冷氣候,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其偉稱進補需「熱補」。北方人多屬陽虛的體質,進補最好選羊肉、狗肉、鹿肉等溫熱之品,在烹飪時加入蘿蔔、白菜等,可以中和溫補之效,令其補而不燥。因當地人出汗少,在做菜時加點生薑,有助於發汗散寒。
 
  介紹一款治療風寒感冒的藥膳方--神仙粥。頭身疼痛、怕冷無汗或發熱無汗的風寒感冒患者,食用此粥后汗出,則感冒自除。
 
  神仙粥:取生薑5克、糯米50克、連鬚的蔥白7條,將糯米與生薑同煮1-2開,再放入蔥白,待粥熟后調入米醋15克。空腹趁熱服下,蓋上被子靜臥,以微出汗為度。
 
  西北潤補祛燥。西北地區嚴寒之餘更添一分「燥氣」。除了需要「熱補」,還應加強「潤補」,即多吃滋陰潤肺之品,蜂蜜、蓮藕、百合、杏仁、白果、銀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日常多喝水,盡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火上澆油、損傷肺津。
 
  推薦兩款藥膳粥羹。
 
  潤肺銀耳羹(西洋參3克,北沙參、天冬、川貝、白芨各6克,裝入紗布袋內,加水100毫升,煎煮1小時。乾銀耳25克泡發后加入其中,文火煎煮至黏稠,調味勾芡即成)養陰清熱、益氣生津,可治療久咳少痰、痰中帶血、口乾咽燥、手足心熱等癥。
 
  百合粥(百合30-50克,粳米50-100克,加水煮粥)可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用於肺燥乾咳、熱病后期餘熱未清、心煩失眠多夢等癥。
 
  東南「大雪」開補
 
  南京等東南地區的人在夏天消耗大,在冬季應適當進補。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朱欣佚說,進補需等到大雪節氣以后,補得太早或吃太多高熱量食物,易出現上火癥狀。可以吃點蘿蔔,有助通便,減少便秘和胃腸脹氣。
 
  老南京人有大雪進補吃羊肉的習慣,有助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 ,幫助消化。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搭配山藥、枸杞等,營養更豐富,溫補又防燥。
 
  中南保暖防濕
 
  湖南等中南地區冬季雨雪天氣較少,人的肌膚腠理較為疏松,易出汗和感受寒濕外邪。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臟內分泌內科主任何澤雲指出,由於中南地區人們喜食油膩、辛辣、厚味之品,脾胃功能和運化體內水濕的能力通常不太好,要保暖防寒濕,養護腎臟。飲食當以清補為主,蓮子紅棗大米粥就是一款比較適合全家人的食補方法。
 
  嶺南注意瀉火
 
  嶺南地區全年以濕熱為主,即使冬季也依然濕潤溫熱。
 
  嶺南地區的人們在飲食方面追求原汁原味、飲食清淡,易於維持機體的陰陽平衡。因此,只要注意夏季防止濕熱邪氣傷身,冬季大可不必額外進補。
 
  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陳潤東強調,中醫治法有補虛與瀉實之分,通過這兩種不同手段,實現陰陽平衡、祛除疾病。中醫認為,正氣不足就是虛,邪氣盛就是實。用疏泄的手段去除實邪就相當於達到了「補」的效果。
 
  推薦冬季來一碗粥。粥能調理脾胃、安神助眠,用不同食材煮粥,還能起到不同的養生效果。
 
  羊肉粥有溫補功效,可以有效改善陽虛體質者怕冷的癥狀;八寶粥可健脾養胃,冬季煮八寶粥可用紅豆代替綠豆,以減少涼性;小米牛奶冰糖粥也很滋補,但胃病患者不宜多食甜粥,可在粥中添加少許薑絲或陳皮。
 
 
  西南初冬補陽冬末滋陰
 
  西南地區早晚溫差大,濕寒對人體的侵襲較重。該地區人們喜食酸、辣、麻,飲食偏鹹,味多濃厚,以驅趕寒濕。
 
  雲南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教授王志紅介紹,羊肉火鍋是一道非常好的冬季食療方。羊肉性溫能補陽,火鍋中的主要調料辣椒、花椒,性味辛溫,具有驅寒除濕、活血祛風、行氣止痛等功效,對患有畏寒肢冷、腰膝關節酸軟冷痛、腹脹、食慾不振的人群有較好地改善作用。
 
  冬季還易出現「寒於外,熱於內」的體質特點,通過滋陰生津以除燥熱,可多吃滋潤類的食物,如百合、藕、銀耳、蘿蔔、蜂蜜等甘潤生津之品。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