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1%巨富之外是99%“窮人”,誰有解

2016-01-20
来源:新華網

  全球62名超級富豪的財富與全球最貧困那一半人口擁有的財富相當。那62人大多是美國人,其次來自歐洲,中國也有富豪入榜。

  英國慈善機構樂施會近日發布一份報告,名為《為1%服務的經濟》,引起全球輿論關注。該報告指出,現在世界上最富有的1%的人,比其他99%的人擁有的財富還要多。全球62名超級富豪的財富與全球最貧困那一半人口擁有的財富相當。那62人大多是美國人,其次來自歐洲,中國也有富豪入榜。

  1%巨富之外是99%“窮人”,誰有解

  貧富差距不斷拉大是全球性問題,金融的發達和全球化增加了資本的優勢,勞動者在分配體系中愈發處于劣勢地位。這對人類社會的穩定構成顯而易見的潛在威脅,然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全球范圍內看不到有重大啟發的樣板。

  革命是打破已有不平等、重構社會財富秩序的一種方式。然而20世紀這方面的一些實踐雖取得了社會公平的很大成就,但建立起相對公平的社會里又遭遇了發展動力不足且效率低下的另一挑戰。

  如果以六七十年的時間長度來觀察,中國大概是圍繞公平與效率取舍最努力的探索和實踐者。但我們看到,中國也未能很好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的貧富差距不是世界最嚴重的,但顯然也大大高出了社會原本希望控制的幅度。

  公眾針對貧富差距的態度是復雜的,一方面人們在價值觀層面對它的擴大化予以堅決否定,另一方面很多人也對它產生了無奈感,隱約相信這是現階段幾乎無解的問題。還有很多人并不反對出超級富豪,他們對貧富差距的痛感主要來源于身邊相對小范圍的不公平。

  相當一部分各國巨富的代表人物社會形象都不錯,在美國、中國皆如此。中國的超級富豪大多是民營企業塑造的,但是民企的社會形象目前顯然要好于國企,民企領袖往往是大眾、特別是年輕人的偶像。

  當世界百富榜里出現中國人的名字時,很難說中國百姓首先想到的是貧富不公問題,還是中國經濟實力的進步。很可能首先想到后一點的人更多些。如果人們為此感到驕傲,大概是正常的。

  在現有國際經濟秩序和財富法則之下,一個國家要有競爭力,就必須有能夠影響全球的市場化企業。而如果把分配公平放在首位,就需要以某種方式“劫富濟貧”,必然會打擊、削弱大型企業。有些發達國家試圖通過把所得稅提得很高來緩解這一矛盾,但事實證明這一招也不是很成功。有實力的企業會想方設法“避稅”,比如借全球化便利把很多生產環節轉移到低稅國家和地區,這有損本國經濟。

  巨富們要那么多錢做什么?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巨富們可不會認為有很多錢是“貪婪”,他們會挺委屈的,覺得自己像我們普通人一樣“缺錢”,甚至手頭緊得“更轉不開”。因為他們不敢讓事業萎縮,都要追求事業的擴大和走強。他們每天都在花自己“所有的錢”,對他們來說有多少錢就意味著有多大影響力,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多主動。

  然而說來說去,不公平就是不公平。我們會覺得,富人對事業萎縮的恐懼怎么能同我們老百姓孩子上不起好學校,老人病了用不起特效藥的那種痛苦相比?我們平時可能崇拜某位成功的商業領袖,但提起中國1%最富有的家庭也擁有全國約1/3財產,同樣很不舒服。

  一個世界性難題,有些國家實際放棄了解決它的努力。但中國不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嚴重的貧富差距與國家的立國宗旨就是矛盾的。中國必須對圍繞效率與公平的平衡探索百折不回,走出一條有世界意義的先進之路。

  縮小貧富差距是包括巨富在內的人類共同利益。因為只有抑制這一差距擴大,社會穩定和安全才會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消除社會秩序的長期隱患,富人從中的受益肯定不會比窮人少。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